1.5万盒骨灰超期无人认领
“人已逝,情犹在”,在中国传统中,厚待逝者的骨灰是对逝者的尊重。然而在沈阳市各大殡仪馆的骨灰寄存室都有很多超过寄存期无人认领的骨灰,其中火化量最大的文官屯殡仪馆从1997年至2004年间,该馆长期无人认领的骨灰就达1.5万盒,从2004年至2017年又新产生400多盒。由于殡仪馆储存空间有限,目前这些“无主骨灰”大部分集中存放在甲宝山,新产生的超期骨灰仍占据着文官屯殡仪馆的存放架,殡仪馆呼吁市民尊重逝者,前来认领骨灰。
近日,记者从文官屯殡仪馆了解到,超期骨灰盒问题一直是该馆工作的难点,1997年至2004年间的骨灰,他们已经统一移送“无人认领骨灰”临时存放地,但从2004年至2017年间,殡仪馆又新产生了400多盒超期骨灰,这些骨灰还占用着殡仪馆的格位。工作人员说,“这些逝者火化后,家属只交了短期的寄存费就再也不来了,这些骨灰最长超期已达20年”。
记者在“无人认领”骨灰临时存放地看到,骨灰盒整整摆满了三层楼。为方便查找,骨灰被按照生日摆放在不同区域。巨大的逝者名单簿已经发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逝者的名字和存放位置,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没有家属电话,即使有电话的也打不通了。
记者看到,这些骨灰盒形状各异,档次多样,由于年份不同,骨灰盒的款式也大不一样,其中最贵的手工玉雕骨灰盒当时价值就达五六千元,当时如此奢侈的骨灰盒竟被遗弃在这里,让人有些不可思议。负责看管这些超期骨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存放点义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这些骨灰进行运输、保管,但这些骨灰盒一放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这么多年仅有不到10%的骨灰盒有人来认领。
来源:北京晨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