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22年前被美国夫妇收养 今回国谢救助民警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赵恩泽) 53岁的东城公安分局天坛公园派出所民警侯祥炜做梦也没想到,22年前他和同事喂养照料了5天的那个被遗弃的女婴会在22年后的今天回来找他,就是为了回来说一声感谢。
2016年5月24日,一位年轻的姑娘出现在天坛公园派出所,在门口张望着,不时而又焦急地观察着走出来的民警们,她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民警们以为她需要帮助,把她接近了派出所,女孩用自己很不流利地汉语介绍着自己,并出示了一份陈旧且泛黄的福利院单据。
女孩向派出所民警介绍,自己叫菲菲,刚刚从美国回来,在被美国夫妇领养前,她曾在位于北京市清河的社会儿童福利院生活了6年,而送他去福利院的正是天坛公园派出所的民警。菲菲说,自己当年就被遗弃在天坛公园里面,要不是民警,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经过派出所民警们的细致调查,福利院单据上所提及的三名警官,有两名同志都已经退休了,只有侯祥炜目前仍在工作。
当侯祥炜来到派出所办事大厅之后,姑娘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并称其为救命恩人。站在姑娘面前,侯祥炜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压根不记得这个姑娘,他先是一愣,随后向其询问道:“姑娘,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姑娘焦急却又肯定地说,“没有认错,就是您救了我!”情急之下,姑娘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右手的五个手指均不同程度地被截了指。
侯祥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啊姑娘!”这一声问候迟来了22年。
故事还要从1994年说起,那年3月17日,一个普通的下午,一名中学生向派出所民警反映在天坛公园内发现一个哭泣的婴儿。派出所民警侯祥炜和同事们立即将这个可怜的孩子照看起来,同时寻找孩子的家人,先是在园区里询问过路的行人,后又骑着摩托车到周边四处打听,经过多方努力却一无所获。最后,所里决定把孩子送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然而连养了五天的婴儿如今却要送走,让他们感觉到了不舍。将福利院所有的手续办完,把孩子安顿好后,民警们不舍地和孩子告别,祈祷她平安健康地成长。
女孩7岁的时候,被一对好心的美国夫妇收养,从此她便跟着自己的养父母一同去了美国,在大洋彼岸长大成人。今年,女孩已经年满23岁,女孩说,她的养父母鼓励她回国学习汉语,并感谢曾经救助自己的民警,因为是他们的帮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女孩在过完自己23岁生日的时候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在当年的福利院,她找到了自己当年被收养的文件,查到了民警的姓名,于是抱着忐忑而又激动地心情,来到了派出所寻访。
22年深埋在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两鬓斑白的民警侯祥炜接受了这份珍藏了22年的感谢。22年,是一个年轻生命脱胎换骨的崭新人生。对侯祥炜而言,则是一段默默耕耘的流金岁月。从1984年起,他就一直在天坛公园派出所工作,至今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天坛公园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平安游玩是他最大的心愿。
每当清晨,当太阳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一个身影早已走遍了天坛公园的每个角落,手持一根铁棍一样的拐杖,在地上敲敲打打。这个人,就是侯祥炜,他上班的每个早晨,都会在游人进园之前把井盖、扶手等可能对游客造成伤害的设施检查一遍,用他自己的话说,游客高高兴兴的来,咱就得让人家高高兴兴的走。
侯祥炜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同事曾问他,干了这么多年,每天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不会厌烦吗?侯祥炜笑笑说:“已经习惯了。再说,每天的公园是一样的,可每天的游客都是新的啊。”
这些年里帮助过多少游客,他记不清了,执行过多少次警卫任务,他也记不清了,就像他早已忘记22年前曾经救助过的那个婴儿。
天坛公园的每一块砖都熟悉了侯祥炜的脚步,他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只是默默坚守着他的岗位,永远带着憨厚的笑容,给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留下温暖。
来源:人民网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