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16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启幕
中国网中国视窗4月22日电(张瑞超 曹宝武)4月22日上午,由中共河北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文广新局、滨湖新区管委会承办的,衡水市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开幕。
衡水市2016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启幕
衡水市2016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启幕
衡水市2016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遗保护成果展启幕
中国网中国视窗4月22日电(曹宝武 张鸿烨)4月22日上午,由中共河北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文广新局、滨湖新区管委会承办的,衡水市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开幕。
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领军人物,形成了以冀派内画为代表的十大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参加此次展演的78个项目即是杰出代表。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民俗非遗文化已经成为衡水的特色文化名片,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这次衡水民俗文化节共计182项民间技艺绝活和文化产业企业近千人参加展演展示,各县还展演了民俗文化文艺节目。这是衡水市民间民俗技艺和非遗项目的首次集中亮相。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边发吉出席开幕式,中共衡水市委书记李谦宣布开幕,衡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洪林致辞,衡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新丽主持开幕式,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先生代表非遗传承人发言,衡水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维斌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区。
本届民俗文化节秉承“保护民俗、展示非遗、传播文化、服务群众”的理念,按照“回归民本、丰富内涵、提升层次”的要求,以“涵育文化生态、建设美丽衡水”为主题,为期三天。共开设了“衡水风华”非遗展演、“衡水百工”传统技艺展、“衡水百味”特色名吃展、“巧夺天工”特色文化产业展、“衡水记忆”民俗收藏展、“衡水三绝”特色文化展、“湖城风采”书画摄影展、“汉风古韵”闾里汉文化体验等八个板块,集中展演展示了衡水内画、武强年画、桃城法帖、戳脚、剪纸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及民间传统技艺;深州形意拳、疯秧歌、打花膀、运河号子、安乐秧歌及跑驴、旱船等富有特色或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刻铜、玉器雕刻、地毯编织、硬木雕刻等传统手工技艺;乐器、田园棉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武邑扣碗、巨鹿香肠、景县粉疙瘩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名吃等。共计182项民间技艺绝活和文化产业企业近千人参加展演展示,这是衡水市民间民俗技艺和非遗项目的首次集中亮相。各县还展演了民俗文化文艺节目
开幕式当天吸引了广大市民群众前来参观,不仅看到了最具特色的手工艺项目,品尝到了众多特色美食,大饱口福眼福之余,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衡水文化事业丰硕的发展成果。
非遗传承人王习三先生在发言中说,传承人是非遗活力之源,是民俗文化传承的基本条件,加快民间民俗文化及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已刻不容缓时不我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呵护。作为非遗传承人,荣誉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而是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必须加强学习、勇于担当、勤于探索、敢于挑战,担负起传承人和民间技艺传承的重任,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李洪林在致辞中说,惠风和畅,百花争艳,冀衡民俗,千秋相传。在市委书记李谦同志的大力倡导和关怀下,在省文化厅等省直单位的悉心指导下,在各承办、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衡水市第一届民俗文化节正式开幕了,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盛事、喜事,在此我代表衡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民俗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大师、工匠、艺人和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衡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作为“冀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传统技艺、特色美食、文人书画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承载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李洪林说,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理,积极推动民间艺术传承,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领军人物,形成了以冀派内画为代表的十大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参加此次展演的78个项目即是杰出代表。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民俗非遗文化已经成为衡水的特色文化名片,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李洪林在致辞中说,举办民俗文化节,既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实际行动,又是传承衡水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五大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共享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一年一届,继续把民俗文化节办下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全方位展示衡水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努力推动全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希望以此为桥梁,加强与各界朋友的合作交流,与大家共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大计,共同开创衡水文化事业更加美好的的未来。最后,祝衡水市首届民俗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圆满成功!
边发吉在讲话中说,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升华,衡水形成了得天独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我省、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衡水市积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发挥了巨大作用。举办民俗文化节,正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新的里程碑,必将能打造成为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活动。
据了解,此次民俗文化文化节主办方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纯公益形式,免费提供食宿展位,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最大力度地整合了衡水民俗非遗资源,调动了全市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了全社会的参与热情,使濒临失传的民间民俗文化和技艺重新复活,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惠民、旅游产业发展等实现了完美对接,也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了更广大的民众,致力于打造华北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民俗节庆活动。
来源:中国网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