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 国学名家   百家争鸣   海外汉学   国学宝典   国学智慧   古为今用  

孙子兵法 九地篇 点评

   

本篇主要论述在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并阐述了“兵之情主速”、“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等问题。
  
  (一)根据不同憎况,采取不同方法
  
  孙子把军队上征所多之地,区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作战地区,强调要根据不同战区的特点及其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散地。孙子说:“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就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与敌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很容易逃散,故称散地。又说:“深则专,浅则散。”这里的“深”与“专”,都是进入敌国的距离。“专”与“散”就是部队的巩固或涣散。这是对军事心理学最原始的考察。意思是进入敌境越深,士卒就越专心一致,进入得浅,士卒就容易逃散。所以,孙子主张“散地则无战”,“一其志”,在这样的地区不宜作战,而使军队统一意志。
  
  轻地。孙子说:“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就是军队在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作战,士卒离本土不远,危急时易于轻返,故称轻地。所以,孙子主张“轻地则无止”,“使之属”,在这样的地区不可停留,而且要部队互相连接。
  
  争地。孙子说:“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就是谁先占领谁就有利的必争之要地。孙子主张“争地则无攻”,对于这样双方必争的要害地区,应先敌占领,若敌人已先占领,则不宜强攻。例如,公元前270年,秦攻赵,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派赵奢为将救授。赵奢采纳了其部下许历“先据北山者胜,后至者败”的建议,派兵万人抢先占据了该山,秦军后至,攻山不得,赵奢乘机发起反击,秦军败退,遂解阔与之围。
  
  交地。孙子说:“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就是地势平坦,道路交错,交通方便的地区。孙子主张“交地则无绝”,“谨其守”。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军队部署应互相连接,防敌阻绝,并且要谨慎防守。
  
  衢地。孙子说:“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就是敌我和其它诸侯接壤的地区,先到就结交诸侯国并取得多数支援。孙子主张“衢地则合交”,“固其结”。在这样的地区应广泛结交邻国,巩固同诸侯国的结盟,争取它们的支援。孙子及历来的军事家都非常重视衢地在战争中的作用,这我们在前面的评述中已有论述。
  
  重地。孙子说:”人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又说:“人深者,重地也。”就是深入敌境,越过敌人许多城邑的地区。孙子主张“重地则掠”,“继其食”。在深入到敌方腹地作战,后方接济困难,必须“因粮于敌”,就地解决军队的补给问题,以保证军队粮食的不断供应。
  
  圮地。孙子说:“行山林、障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就是山林、险阻、沮泽等道路难行的地区。孙子主张“妃地则行”,“进其涂”。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应迅速通过。
  
  围地。孙子说: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就是进入的道路狭隘,退出的道路迂远,敌人以少数
  
  兵力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区。孙子主张“围地则谋”,“塞其阙”,陷入这样的地区则应巧设奇谋,并且要堵塞缺口,使得士卒不得不拼死作战。山地作战宜奇不宜正,宜轻不宜重,宜速不宜久,防者多用伏,攻者多施变,才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死地。孙子说:“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就是迅速奋战则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区。孙子主张“死地则战”,“示之以不活”,在这样的地区应该激励士卒殊死战斗,死中求生。
  
  (二)兵贵神速,隐蔽突然
  
  时间在战争中是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孙子强调用兵要抢速度争时间。他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就是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这样突然迅速的行动,就“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大凡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主动攻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在战略持久的内线作战中,进行战役战斗的进攻的外线作战,也贵在速战速决。迅雷不及掩耳,疾电不及瞬目。长久曝师于坚城之下,必然钝兵挫锐;进行速战速决,方能势如破竹。俄国著名的军事统帅苏沃洛夫把军队的迅速机动和闪电般的冲击,说成是真正的战争灵魂。“一分钟决定战斗结局,一小时决定战局胜负,一天决定帝国的命运”,就是这位军事人物站在他那个时代发出的豪言。
  
  为了达到迅速突然的目的,孙子指出,首先是战前要秘密地决策,不使泄露,所谓“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为了保证军事机密不致外泄,一要“夷关折符”,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不准本国之人出入国境,这样就避免了敌人间谍假窃符证,潜入侦探。二要“无通其使”,就是说,既要不接受敌人新派使臣来国,防其高明的间谍见微知著,察觉战略动向;也不允许敌国使臣回国,报告消息。不言而喻,为了保守秘密的需要,一切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都要荫蔽地进行,巧妙地伪装,以诱骗敌人丧失戒备,这就是他说的“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为了做到军事行动的迅速突然,孙子强调说:“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这就是说,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意图,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这样,即使长驱千里,也可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的意思。顺详敌意,先得知敌意。所以,在战争的智力竞赛中,指挥员应当时时考虑到敌人在想什么。为了顺敌意而又取信于敌,有时要以某种行动故意表现给敌人看,造成敌人判断错误——以为我是真的上当受骗而误人陷阱。
  
  (三)沉着指挥,有条不紊
  
  孙子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就是统帅军队,要沉着冷静,幽深莫测,严肃认真而有条不紊。能蒙蔽士卒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改变任务,变更计谋,使人们不能识破;驻军常改变驻地;进军迂回绕道,使人们无法推断行动意图。给军队赋予任务要“如登高而去其梯”,率领军队进入他国作战,要“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所以“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
  
  必须指出,新兴地主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它与民众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在其军队内部,也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将帅由于害怕士卒逃散,不敢在本国境内作战,也不敢在人人之地不深的“轻地”作战,而主张到深入敌国腹地的“重地”去作战;为了驱使士卒为其拼死,他们极力主张采用“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登高而去其梯”等手段;实行愚兵政策,诸如“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剔除的封建性的糟粕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