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 国学名家   百家争鸣   海外汉学   国学宝典   国学智慧   古为今用  

领导怎么做好“君”的角色?

   

  现代的社会,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非常的高,从职人员的执行力与幸福感也很不好,企业管理者天天为着怎样做好企业而头痛。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一切的问题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方法不对有很大的关系。管理者不从自我原因上下功夫,想要管理好企业,真是比登天还难。

  近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对于怎样才算是称职的领导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末学的一些思想能够对各位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领导,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呢?我们用简单的是三个字就能够概括完全了,就是:君、亲、师。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领导是要承担作为下属的上司、领导者这个角色;领导也要承担作为下属的父母的角色;领导还要承担作为下属的老师的角色。只要做好以上三个角色,作为领导者,才是合格圆满的领导,才会使企业蒸蒸日上,企业才会长久的繁荣昌盛。

  怎么做好“君”的角色呢?

  一个人作为上司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要成为他人的上司,首先他是一个合格的人。他只有做到了一个人的本分,才能够把上司的角色演绎好。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他们的领导方式非常简单,也非常的粗暴,就是所谓的强势领导。在有常识的、有智慧的人看来,一个粗暴强势的上司其实就是不懂领导技术的人。纵然下属一时为了生计或等待其他机会而服从于你的淫威之下,等有合适的机会了,他也会一去不回头的。因为这样的领导下,员工跟管理者的关系只是利益的关系,他们会因为利益而来也会因为利益而走。

  古语说的好:“以利相交,利尽而交疏;以势相交,势顷而交绝;以色相交,华落而爱渝;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说明了没有仁义道德领导的企业,会因为利益的改变员工随利益而去。

  那么,上司应该怎样做才圆满呢?就是八个字:以身作则、换位思考。

  怎么叫以身作则呢?大家看,我们经常强调员工不能够迟到。但是,作为管理者来说,因为没有时间的限制,自己反而经常迟到。因为员工看到领导工作都不积极工作,员工也会想到自己也不用那么积极了。上司做事拖拉,员工也会学着拖拉;领导忽悠客户,下属也会学着忽悠客户;领导自己不重视产品品质,想蒙混过关,员工也会学着蒙混过关。看看,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多大。

  有个学校,校规要求学生不能够染发,学校规执行了一个学期,效果很不好。学生偷偷的染发,还有的在外面用假发盖起来。校长总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天天强调的问题,学生就是不去遵守呢。有一天,他回到办公室,忽然间看到,办公室里的几位女老师的长发也是染了不同颜色的头发,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染发的校规做不好的原因。作为管理者的老师自己都没做好,要求学生做好,真实有点荒唐了。

  在我的团队里面,在我没到公司前也会有一些员工经常迟到。后来,我做了他们的领导之后,我自己天天准时上班,而且总是很早就到了公司,跟每一位早到的同事打招呼。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下属迟到了。这难道不是以身作则的力量所在吗?

  每次团队开会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我第一个总结说自己管理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问题的出现,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没带领好大家。

  会议期间,很多员工就会不断的总结说是自己的问题,要从自身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慢慢的,公司出现了问题不会再抱怨别人不是的情况了,而是反省自己的问题。公司员工的责任心就建立起来了,业绩的完成也不用天天去盯着了。

  日本有一位职业经理人,名字叫土光敏夫,非常的成功,早年曾出任东芝电器的社长,拯救了不少频临破产的企业。有一次,一位经济报社的记者采访他,问他:你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班底团队,你怎么能够管理好这些企业呢?土光敏夫就说道: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4点起床,打扫自家庭院和外围马路的卫生后就开始工作。而且第一个到达公司。他说,只有自己做好了自己本分的工作,以身作则的为企业付出,才能够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员工跟着一起做好企业。

  以身作则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我们是否有问过自己,我每一天几点起床,而我要求员工几点起床上班?我每一天是否在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却要求员工不能够损害企业?我的说话是否说到做到,说话伤害了下属了吗?我是否诚信的对待每一位客户?我是否做事只考虑到自身利益?当我们不断在反省自己的时候,我们企业经营管理不够好的原因就出来了。

  这就会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管理学问题,就是现代的管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学的问题。现代的管理学强调的管理对象很多:人、时、事、物、土、财等等,都是管理者需要管理的地方,制度都编的非常严格规范,好像做到了滴水不露。但是,有一个人却不用管理,就是管理者本身。所以,这么完善的管理手段,企业的管理问题还是不断的涌现,现代的企业还是很短命。而中国传统的管理学强调的是,管理者先做好自我的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都不是重点。这个管理理念正是土光敏夫的管理理念。

  当我们在管理的时候,我们不以身作则,对立、控制、占有的心境没有放下的时候,员工就会不好管理了。

  做领导除了要做到以身作则以外,还要做好什么呢?就是换位思考!我们既要严以律己,也要宽以待人。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的管理恰恰相反,往往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总是以为我是领导,你必须听我的,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出了钱你就要为我做事。这样的对立关系毒瘤不铲除,员工的离职率就不会降低。

  宽以待人在儒家的思想里讲的就是“恕道”。恕的意思就是如其心,感同身受的意思。

  日本有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大门口写着一个很大的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家企业的产品品质做的特别的好,企业内部也非常和谐。因为这家企业能够站在消费者、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把产品当成自己要用的产品来对待,所以品质就会好。企业能够站在员工的立场做事,员工也能够为企业着想,员工的忠诚度就会很高。作为企业能够想到自己不想用不好品质的产品,自己就要做出好品质的产品;作为领导不想自己不开心,就要做到不能让员工不开心。

  而我们现在的领导,却多数是自己天天责骂员工,自己却不做好领导的职责。自己出去吃喝玩乐,员工一年到头都没有享受到公司的聚餐。请问,这样员工还会对企业忠诚、努力做好工作吗?员工天天辛勤的劳动,每月只领着微薄的薪水,回到家还要承担生活的很大的家庭责任。

  作为上司,作为领导,我们难道就没有责任想办法让员工过的更好吗?他们的家里人把丈夫、把儿子、把兄弟姐妹交到你的手上,你对它们负责过吗?可能有管理者会说:对不起,我只对企业赚钱负责。那么,员工也会对你说:对不起,隔壁的工厂的工资比你高,我要辞职,我要为我的前途着想。

  所以领导的心境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怎么做好“亲”的角色呢?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光是做好领导的角色,还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还要做之“亲”,就是要亲民,做好人家父母的责任。

  我们想想看,我们对待子女的心境与对待员工的心境有没有不一样?

  在现代的管理学里面,很流行的是关于执行力的研究,书店里关于执行力的的书多如牛毛。我们在看第一本执行力的书的时候,还知道执行力是什么。但是,看到第二本的时候,有点模糊了。看到第三本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执行力是什么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执行力搞的太复杂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执行力呢?我们看一下《弟子规》入则孝的第一句怎么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我读这个经典的时候,我马上开悟了。如果把父母换成领导,就是领导呼,应勿缓。领导命,行勿懒。领导教,须敬听。领导责,须顺承。这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吗。

  而我们现在的执行力呢?领导布置下去的任务,总是推三推四,找出各种理由不去执行,执行过程也不够专心。很多员工还美其名说是有创造力、有性格。试问,这样的执行力能够成大事吗?

  那我们希不希望员工做到上面说的四句话。相信所有作为领导者都希望员工做到。那么,我们希望员工把我们当父母对待来做好执行力,我们能够不把员工当子女吗?

  当你出外旅游的时候,你的子女都能够收到礼物,你的员工有一份礼物吗?你的儿女有病痛的时候你很着急吧?员工有病痛呢?你有没有着急过呢?对待员工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对待呢?这就是做领导应该有的心境,为人父母的心境。

  在古代,一方的官员叫做父母官,对待一方百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好。试问,人民还会不服从父母官的管理吗?而现在的官员叫人民的公仆,人民是主人。试问一下,是仆人照顾我们周到还是父母照顾我们周到呢?当然是父母嘛。

  战国七雄并立年代,秦国有一位将军,叫白起。他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好,在士兵有疾病的时候,甚至能够帮士兵把身上的脓疮的脓吸出来,让士兵身体康复起来。所以,他的士兵个个都非常忠诚卖命,为他赴汤蹈火。白起将军能够做到百战百胜,这跟他的爱民如子有莫大的关系。

  而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者恨不得员工一天24小时工作,不拿一分钱工资;员工身上有病痛不但不慰问安抚,还要克扣工资,有伤残的恨不得他早日离开企业。可想而知,我们这样对待员工,还能指望员工怎样对我们好吗?企业的离职率高,产品质量差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了。

  相反的,我们看看松下幸之助70年代在管理上就已经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子女了。他说道:“如果我的员工因为工作而受伤或殉职的,他的儿女我养他一辈子,养到他的儿女长大成人,大学毕业能够自立为止。”你看,这样的企业员工会离开吗?人才怎么不会纷纷投靠呢?松下幸之助能够被很多管理学家称为管理之神,不也是做到了为之“亲”才能圆满的吗?

  正如《大学》的一句话:“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要想企业长治久安,这个道理很值得我们深思啊。

  怎么做好“师”的角色呢?

  有位朋友有一次谈起企业管理的时候,一肚子的无奈。他说,我自己也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了,天天最早到公司,最晚才回家,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公司的福利也比企业同行业企业要高多了,制度也完善,员工有什么是我也关心到位,做好了父母的角色。但是员工还是会经常出错、贪污受贿、背弃公司、跳槽到竞争对手的企业去。这是为什么啊?是不是传统的管理理念有问题啊?

  我们问,你平常多长时间对员工的道德、技能、纪律培训一次?朋友说,我没多少文化,几乎没有培训。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他的企业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问题就是出在领导没有做好教育培训员工的工作。领导除了要做好上司的以身作则、感同身受和做到父母关爱子女的心境之外,还要做好老师的教育工作。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老师是教我们怎么认识世界万物,掌握道德,传授我们生活工作技能和解答我们困惑的人。

  我们作为领导,下属出现问题,首先要非常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人是你招来的,也是你领导的,出了问题,主要的责任肯定是作为领导的责任了。员工的业绩不好,试问我们有没有教过他们怎么去做好业务工作?有没有配合他们完成任务?他们困难的时候有没有帮助到位?这些问题搞清楚了,问题的根源就找到了。

  我管理的团队,一般每半个月就会抽出半天来培训下属,平常遇到事情及时给予教育。对于员工的道德、技能、纪律方方面面的教育都做到,做到老师教育学生的心境,员工也会能够体会到领导的良苦用心。经过一段时间后,公司的很多问题都在教育中得到解决了。所以,我现在的团队人员不断的增加,但是有了前面受过教育的员工作为好榜样,管理起来就感觉很轻松,就很有成就感。

  作为领导、作为教育者的心境,一定要做到有耐心、有原则、没脾气。只有耐心的教育,受教育者才会真正领悟领导教育的正确思想,才真正会做事;只有有原则,员工才会知道领导的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只有做到没有脾气,领导才会真正有智慧,受教者才会保住面子,尊敬佩服领导,接收教育。

  可以说,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是与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如果能够把企业办成学校,那企业就圆满了,领导的管理就更省心了。现在的很多企业也是把企业当成办学校来经营,经营管理的很不错。正如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好的员工也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领导者真正做到了“君、亲、师”的角色,就是称职的领导了。反之,不这样去管理,作为领导哪怕一时半会有些成绩,企业也不能够达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境地。

  以上的观点是中国老祖宗的管理智慧,末学叙述的不够完善,请有识之士给予指正。

 
  编辑: Sanming 来源: 天津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