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生活   民族人物   民族工艺   民族遗产  

张国良:藤编艺术“贵州名匠”

   

    沧桑的面容,眼眶布满褶皱,长满老茧的双手,随着一丝洁白的藤条穿梭翻折,灵巧而生动;一张张脸谱,一条条飞龙,一个个奥运福娃……张国良老人就这样用一根根藤条编织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希望与祝福。年近古稀,他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2000年,被贵州省评为“十大民间艺术家”,随后多次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旅游商品”大赛并获奖,连续四次被评为“贵州名匠”。
    张国良1938年生于铜仁一手工艺家庭,祖上几代都靠编扎灯笼为生,彼时的“张家灯笼”因美观耐用而远近闻名,每年的节庆时节,凤凰、秀山、江口等地都有人争相前来大量购买。
    编扎灯笼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种艺术活,造型、字画,都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张国良自幼随父编扎灯笼,很早就显露出超人的艺术天赋,不仅在书法绘画上一点就通,吹拉弹唱也样样在行,9岁时即能帮父亲在灯笼上写字卖钱。一次,他就读的端模小学校长前来买灯笼,得知上面的字出自他之手后,惊叹不已,当即答应免除他一个学期的学费。
    国运系人运,张国良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一生的起落都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系。五十年代中期,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就莫须有地成了“右派”,被遣送回原籍,后又下放农村。
    因其体弱,兼之家庭负担重,致一年四季全家都处于饥荒状态,迫使他放下了心爱的艺术。可每每见到农村哪家有旧时留下的字迹墨宝,或是花窗上有雕刻的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就会凝神细看,进入一种忘我状态。
    艰苦的岁月,磨练了他的意志,也丰富了他的生活体验。1980年恢复工作进入县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伊始,他开始系统地学习摄影、绘画,创作的摄影作品《苗山号角》《迎亲路上》等,一举斩获全省二等奖,并入选《少数民族风情展》,书画作品 《对联》《鱼跃》也被选送日本参展。
    每次在一些古剎名塔看到刻字匾额,他都如痴如迷。他想,古时的雕刻匾额只有那些大富人家或古刹庙宇才有财力收藏,为使之能进入平民百姓家,他大胆地将雕刻艺术进行改良,用竹、木、砖、骨、纸板等进行雕刻,制成壁挂作品,这不仅减少了制作成本,更是一种艺术创新,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用木飘刻成的对联,有关人士好评如潮,其中三幅作品永久收藏于昆明世界博览会“黔山秀水园”。1989年,他还组织铜仁雕刻艺术赴西安参展,受到了日本、德国等艺术家一致好评。
    “回想起来,之前的摄影、绘画、雕刻,都是为后来的藤编艺术作准备。”张国良说。退休之后,他以梵净山青藤为原材料,以傩戏面具作为创作素材,专心致力于藤条编织艺术。在尊重原有艺术特点的同时,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使其古朴怪诞、幽默诙谐的艺术特性得以突现和彰显。
    梵天不老,净土常新!张国良,这位已72岁的老人,仍以勃勃雄心开掘着民族民间艺术的新领域。

 

来源:民族文化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