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生活   民族人物   民族工艺   民族遗产  

侗族芦笙守望者

   

  今年61岁的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坪寨村村民杨枝光,是湘黔桂三省侗族村寨颇有名气的侗族芦笙制作家。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家乡,为侗族群众制作芦笙,并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扎根心里的芦笙梦

  芦笙是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簧管乐器,是侗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把它视为“喜”和“乐”的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以各种形式表演不同的芦笙曲目来表达他们民族情感,深受侗族同胞喜爱。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芦笙共分为6种,传统芦笙共有3个音,12个调,如今,随着芦笙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芦笙发展到12管芦笙,14管芦笙,16管芦笙和18管芦笙。

  在侗族地区,每当村寨有喜事,芦笙队多在本寨鼓楼前的坪地上表演,每年正月和秋收后也走村串寨“为夜”。芦笙队路过邻寨要吹《过路曲》,到了目的地就吹《进寨曲》,而寨子的主人则吹起《踩堂曲》,带领客人来到鼓楼旁宽敞的公坪上。这时,主客两队就会热闹地比赛起来,侗乡霎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杨枝光,从小就对芦笙非常感兴趣,7岁就学会了吹奏芦笙。而每次一看到各寨芦笙乐队互相比赛、同时吹奏,十来支大型芦笙队相互争鸣、试比高低的场景时,杨枝光就更加心潮澎湃。于是,从20岁开始,杨枝光就跟着他的叔叔学习制作芦笙。由于他善于钻研,勤于练习,只用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

  让侗族芦笙永远闪耀在文艺殿堂里

  芦笙是一件手工技艺十分繁琐的乐器,一般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屯、箍等部件组成。笙斗由木制呈葫芦瓜状,上接一段小竹管供含吹,竹制笙管分两排呈60—80度角插入笙斗,竹管在笙斗内安装铜质簧片,每根竹管均在近笙斗处开1个音孔,再以篾片或麻线捆束。器具主要有大、小刀、钻子、钳子、锯子、熟铜、松香脂、锉子、十四管校音器等36种。

  在杨枝光的芦笙制作室里,四周堆满做好的芦笙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用于制作芦笙的竹子。许多时候,他独自一人在这里享受着芦笙制作的乐趣。杨枝光介绍说,制作芦笙,前后要经过采竹、晾干、做笙管、做笙斗、做共鸣筒、制簧片、点铅、校音等工序。材料选用皮薄、竹节长的“芦笙竹”,在每年农历十月以后至次年开春前采回,晾干备用。制作芦笙的关键是制簧片。簧片由铜制成,先炼铜,再打平成薄片,然后用锤在砧上反复敲平,直至把铜片打得极薄极匀,再用刀刻簧舌,将簧舌刻得极直,每一步都需要用耳朵反复听音,直到满意为止。在笙管底端开口处,装入簧片,芦笙发音部分才算制作完成。制簧片是一项极为精湛的技艺,往往都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制作。

  一把芦笙做好了,但工作还没有完成,还必须将一队十几把乃至上百把芦笙的音调统一起来,这就是“校音”。这一工序是决定一队芦笙是否能吹得好听的最关键工序,只能由大师傅去完成。每批芦笙制作完成,杨枝光都要反复比对、试听,再用小刀极小心地刮薄或刮短簧舌进行调节,使一组芦笙的音调统一起来。

  如今,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侗族同胞的传统文化生活观念。虽然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每逢喜事,侗族芦笙仍然在人民群众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制作芦笙、演奏芦笙,跳芦笙舞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生活,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趋势。杨枝光说,由于村寨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会吹奏和制作芦笙的人越来越少。杨枝光的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打工,基本都不做芦笙。杨枝光曾经带过10多个徒弟,但是,现在继续做芦笙的也只有4、5个了。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全国芦笙文化艺术之乡”。在谈到侗族芦笙的制作与传承时,杨枝光说:“侗寨离不开芦笙,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侗寨的芦笙文化能够通过我的努力得到发扬和传承,让侗族芦笙文化能够在侗族文艺殿堂里永远灿烂辉煌。”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