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生活   民族人物   民族工艺   民族遗产  

蟹螺尔苏木雅文化

   

    大渡河畔,涛声依旧;高山藏乡,歌舞依然。
  千年的民族,源远流长。蟹螺堡子,那些传唱了千年的神秘歌曲,不时在高山上响起。
  4月20日,阳光照耀在高山上的山村里,在石棉县蟹螺藏族乡江坝村,利麦德实(汉族名字叫王晓军)来到他最近新开的农家乐里。
  身着藏装的服务员,独具风情的阁楼,神秘的文字、唐卡……无不展示着这里的特色。
  作为蟹螺人,利麦德实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他的农家乐里充斥着大量尔苏、木雅文化元素。
  每天,他会静静坐在阁楼里,望着远处的群山,想着如何将尔苏、木雅文化传播给外地客人。
  那天,乡里的文化干事带着一些游客来到王晓军的农家乐,感受尔苏、木雅文化。
  文化干事名叫王福有,今年58岁,他喜欢给游客讲述尔苏、木雅人传承千年的历史故事。
  缘起:
  两个地方迁居而来的民族
  4月22日,王福有带着游客走进江坝村5组村民王万军的家里。
  一幢独具风情的阁楼上,挂着成串的玉米棒子。屋外的大树上,也有一串串玉米棒随风微动,特别引人注目。
  据王福有介绍,秦汉时期,西南夷(汉代对川西、云贵境内少数民族的总称)战乱不断,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常常为躲避战乱而迁徙,选择适合居住的地方。于是,石棉县蟹螺乡迎来了远方的客人:云南、西藏、甘孜等地的藏族百姓。
  “根据相关专家考察以及祖辈留下的故事,尔苏人的祖先是云南迁居而来的藏族人,木雅人是从西藏、甘孜等地迁居而来的藏族人的后人。”王福有说。
  “这些树是村里的古树,也是我们的神树,没人敢去乱动。”王福有指着河岸边的三棵树说,这些麻柳树是“神树”。
  三棵树的直径都在1米以上,其中有一棵已经被雷击倒,从剩余部分的树干来看,直径在两米以上,中空的树干中,能藏下一个人。
  三棵树有着神奇的传说,在江坝村流传了几百年。
  多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江坝村飞来了几只喜鹊,在村里不停地唱着歌儿,等到喜鹊离开后,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河岸边长出三棵麻柳树。
  中空的树干已经无法看到树的年龄,王福有说:“这树至少也有300年的历史。”
  几百年来,村民们对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路、开车都要尽量避开树。
  发展:
  高山上的神秘民族
  在历史进程中,从远处迁居而来的尔苏、木雅人,如树木的种子,在高山上生根发芽,不断发展。
  几百年来,蟹螺乡江坝村的尔苏、木雅人,伴随着树木的成长,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到后来,在蟹螺乡及周边出现了“四十八堡子”,蟹螺乡江坝村属于“上八堡”。
  “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尔苏、木雅人有着不同的文字和语言,但他们也在不断地融合。”王福有说,“江坝村主要以尔苏藏族为主。”
  王福有的母亲是木雅藏族,父亲是尔苏藏族。当然,具有尔苏与木雅血统的王福有,自然会三种语言——尔苏语、木雅语和汉语。
  他的父母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平时交流时就用汉语,除了语言外,歌舞也是他们最好的交流方式。
  很多专家前来考察,都会到被称为蟹螺堡子的江坝村来。
  这里位于石棉县和甘孜、凉山交汇处,聚居着数千人的木雅(全国仅有1.6万人)、尔苏(全国仅有2.2万人)藏族群众。
  这个古老的族群由于处在“藏彝通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在汉、藏、彝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原生态型地方藏文化,有着自己的文字、语言和风俗,今天的生产和生活、传统与信仰仍一直沿用祖先遗制,其文化至今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
  这是一个具有特色民族风情的地方,一个拥有神奇文化的地方。
  那些神秘的文字和符号,让许多专家难以理解,他们称其为我国西部民族走廊上的“活化石”。
  繁荣:
  高山上的歌舞
  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是尔苏人的节日:还山鸡节。
  尔苏人的还山鸡节包含了多层含义,同时具有祭祖、庆丰收、祈年等功能。
  这一天清晨,蟹螺堡子所处的山涧的高处,一座古老的碉楼直直地矗立着,一层薄雾静静地笼罩在四周。
  突然,一阵急促的鼓声和锵声传来,冲破薄雾,直击云霄。
  “洗簸箕喽。快来哦!”空地上,身着传统服装的“萨巴”向四周不断吆喝着。一个个身穿鲜艳服装的尔苏妇女,穿过山涧的一片绿色,陆陆续续聚集在空地上。
  村头的歌声唱了起来。催促人们来到堡子空坝上的羊皮鼓声,嘭嘭嘭嘭地敲响。女人们端着一个个竹簸箕,到村头的小溪边把它洗干净,然后准备装上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供品。
  第二天,举行上山祭祀。这一天,“萨巴”带领着服装各异的男人们头顶着给祖先的祭品上山了……祷告,磕头。
  不能上山祭祀的妇女们一直等在山下,等待着男人们一起开始一场更加原始的尔苏歌舞仪式。
  在山腰一块坝子的中间,尔苏人支起一个三角架,瓦片里烧一堆白香,放一坛子酒,这就是整个仪式的中心。
  头抹白面,身穿青衣,手持一根异常珍贵的山羊角打神鞭,走叉步、丁字步、猫步,动作夸张、滑稽,原始舞蹈粗犷豪放……
  据说,源于尔苏人原始图腾崇拜的这种舞蹈,是由最初的人们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的。有专家猜测,这些舞蹈,可能来自一个表现古代原始部落战争的场面。
  “我们尔苏人的歌曲,各种各样的都有。不同季节唱不同的山歌,如播种歌、薅秧歌等等,客人来了有《迎客歌》,客人走时又有《送客歌》。如果想唱的话,3天3夜也唱不完。”王福有说。
  传承:
  两张唐卡
  “在蟹螺乡,每年我要过两个节日,一个是尔苏人的还山节鸡,另一个是木雅人的晒佛节。”王福有说,“晒佛节主要在猛种村举行。”
  在蟹螺堡子里,王晓军的尔苏、木雅民族风情的农家乐,他复印了两张唐卡贴在墙上。
  这两张唐卡在该乡猛种村木雅人的堡子里,是乡里保存完好而且十分珍贵的大唐卡。
  目前,像这样的唐卡已经难得一见。
  “我们这两幅珍贵的唐卡曾经被人偷盗过几次,但每次偷盗唐卡的人都被捉住了,每一个都遭到了报应。”王福有说,现在再也没有人敢去偷唐卡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民族学研究专家孙宏开教授和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到过猛种木雅堡子。这里古老神秘的气息,让他们为之痴迷。
  晒唐卡节——晒佛节,这是神秘的木雅人按照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进行一年一度的节日。
  清晨,高山的海螺声将万物吹醒,咚咚的羊皮鼓,也打破了被晨雾包围的宁静。
  每年的冬月十五这一天,只有43户人家的猛种堡子,会聚集起来自四面八方的族人。
  敲着咚咚的羊皮鼓,吹起清脆的海螺和“呜呜”的长号,整个木雅山乡沸腾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屋外,喇嘛们则从经堂的房顶上揭开石头瓦板把唐卡“请”出来,抬到堡子旁的一片古树林边,让人们前来迎接。
  撒上表示祝福的糌粑白面,抬着唐卡的人们围着空坝子转上三圈,然后穿过菜地和石头藏居,来到面朝太阳的一处山脚下,人们才将唐卡高高地挂起来。
  小孩们发出兴奋的喊叫,老人们和妇女们也相互邀约着来到晒唐卡的地方。
  到了晒唐卡的那天晚上,堡子里的藏民们还会围着篝火,跳起原始神秘的求子舞和庆祝丰收的快乐舞蹈,把晒佛节推向高潮。
  每当这时候,如果有尊贵的客人远道而来,村头的道路上一定会站着藏民,他们必定拿出甘甜的陈年青稞酒,满满地给客人们斟上几杯。客人们在离开的时候,酒杯里会再次盛上木雅藏民们的情意,让客人们一饮而尽。
  变迁:
  申报非遗带来的转机
  4月22日,在蟹螺藏族乡江坝村,村民们正在碉楼前修建文化阵地——还山鸡节举行的场所。
  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当地政府也有了举措,每年政府都会倡导举办藏族还山鸡节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尔苏人的还山鸡节也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山鸡节和晒佛节,让蟹螺藏族乡从大渡河边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变成了世人皆知的民族风情村落。
  王福有说:“蟹螺藏族乡的民歌,以《还山鸡节歌》等为代表。”
  在蟹螺藏族乡,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的“还山鸡节”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15日,四川省第一个系统研究尔苏木雅藏族文化的地方科研机构“尔苏木雅藏族文化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央视以独特的视角,频频将石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乡村文化带进《乡村大世界》,将尔苏木雅藏族文化在央视《民歌世界》里唱响。
  人们期盼着雅西高速公路尽快建成通车,届时可以再次拉近蟹螺堡子与外界的联系,“旅游搞起来,村民能挣到钱,尔苏文化也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利麦德实已将自己的农家小院布置得极具民俗风情,游人在那里可以与当地人一起歌舞,感受尔苏木雅文化。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