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生活   民族人物   民族工艺   民族遗产  

欧瑞凡,别样的侗锦人生

   

何彬                      

 

欧瑞凡

    1963年12月出生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尾寨村的欧瑞凡,是个多才多艺的侗族女性,1984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县广播电视局当过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担任广播站副站长,新闻部主任;县文化馆馆长、县文化局纪检组长,现任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9月至今,为了把通道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项目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为老百姓创造经济效益,该县把这个项目作为该县的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来开发,通过县委常会研究决定,把欧瑞凡同志作为该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带薪离岗离职开发侗锦产业。2010年荣获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颁发的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先进个人;2011年 8 月份,通过国家文化部非遗司领导的考察,她负责开发的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侗锦生产基地已经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为通道县侗锦的开发保护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树立了榜样,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市文化局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面对欧瑞凡这么优秀的人才,记者不由向她提了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项目的问题——

    记者:目前,贵公司组织研究保护的纺织非遗有多少项?分别包括哪些?

    欧瑞凡:这些年,我先后建立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侗锦博物馆、亚哇帕哇侗锦坊、侗锦织造技艺传习所、亚哇帕哇侗锦艺术团、妇女编织协会。

    记者:在通道县,侗锦这些纺织非遗技术出自哪里?具体工艺怎样?

    欧瑞凡:侗锦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主要分布在:牙屯堡镇、播阳镇、菁芜洲镇、独坡乡、双江镇、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坪阳乡、甘溪乡,以及县溪镇部分村寨。侗锦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的 侗 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用黑白棉线织成的称为“素锦”。用黑白线和彩线交织成花工艺编织的称为“彩锦”。

    根据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分为12种类型,被面、垫毯、衣服料布、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死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

    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织锦机是用斜架式的织布机(俗称“陡机”) 进行编织。这种斜织机是在传统的踞织机(主要是纺织平纹布类)的基础上,经过改进以后,可编织提挑花类的织锦。其工艺手法是以白棉纱作经线,经线作底,纬线起花,通经通纬织造。采用这种方法织造的侗锦一般面积都较大,如床单、被面、头巾等。编织时通过脚踩压经棒牵动综线提经开口,手工提梭挑织。织物为两梭组织,一梭是花纹,一梭是平纹(与经同色),通纬梭织。侗锦编织工艺、色彩效果和实用功能最为独特或突出特点,它构成了与其他兄弟民族锦类迥然不同的风格。

    编织一幅侗锦,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工艺复杂多变,而且都是手工操作,工艺精细,进度缓慢。

    记者:通道县侗族这些纺织非遗技术的历史、文化特点是什么?

    欧瑞凡:据考古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已能纺织出经纬线极细的麻布。到了汉代,先民们除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来纺纱织布以外,还人工种植苎麻和养蚕来织布,出现了结构合理的原始纺织机。因此,侗锦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以至汉代。《后汉书·南蛮传》有:南蛮“好五色衣服”之记载。这里的“南蛮”指中国南方民族的泛称,其中包括了侗族的先民。唐代李延寿《北史·僚传》也有“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的记载。这里的“僚人”主要指壮侗语系先民为主体的南方少数民族。从诸多的文献记载中可看出,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和印染工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织品和服饰的色彩搭配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点。

    记者:目前这些纺织非遗技术有无传承人?传承人的现状如何?

    欧瑞凡: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其中,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粟田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吴念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吴彩路。她们分别在通道县的牙屯镇、双江镇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们现在不仅都在为自己的侗锦事业忙忙碌碌,而且她们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愧是我们侗族女性的手艺人。

国家级侗锦传承人粟田梅现场演示

吴彩路在教徒弟织侗锦

湖南侗锦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为顾问演示

    记者:现在这些纺织非遗的保存现状如何?市场应用如何?

    欧瑞凡:现在通过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不断举办培训班,先后在全县培训了3600多织锦爱好者,目前有300多人成为公司员工。同时,我公司还研发了一系列侗锦产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家纺博览会,使侗锦产品走向市场,远销国内外。

    记者:这些年来,你为通道县侗锦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愧为“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但是,现在最让你高兴的是什么事情?

    欧瑞凡:就我个人在侗锦方面而言,我是不甘落后的。但我公司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晶。而最让我高兴的是,我公司研发的一系列呀啰耶侗锦,不仅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还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濒临失传的侗锦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还成了一些侗族妇女的一种经济来源。现在,我公司生产的系列侗锦产品,还成为公司300多员工的创收动力,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侗锦:侗乡风雨桥

 

来源:中华人物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