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楷模 道德模范   劳动模范   见义勇为   自强不息  

凌兰芳:我心飞向真善美

   

【人物名片】

凌兰芳,浙江湖州人,男,1953年出生,现任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荣获全国茧丝行业终身成就奖,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2010年度纺织行业创新人物奖,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突出贡献功勋企业家,浙江省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十大浙商社会责任大奖,浙江省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

他看到丝绸行业振兴发展的艰难不易,却依然保有内心的真挚和诚信,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丝绸企业的新出路。他说,他和他的“丝绸之路”对浙江的最大贡献,就是为浙江的丝绸做出了一个品牌企业,提升了浙江丝绸在全国的地位。他用现代工艺装点古老丝绸,他用平等和谐构建企业之基,让丝绸之路集团在湖丝源地蹒跚起步却能华丽转身直至优雅登上国际舞台。

【印象·凌兰芳】

他从17岁进丝厂当送茧工,至今已有42年,他说命运已经把他变成一颗春蚕,为了丝绸直到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他说这一路走来苦不堪言,但仍然痴心不改,创业初期吃不好,出差干活有一顿没一顿,一肚子的八宝粥、方便面;现在到了树品牌阶段仍然睡不好,半夜睡凌晨醒,满脑子的高品丝、精品绸。最让他如饥似渴的是人才。他在商言商,在商言教,在商言善,怎么看都是一位学者、长者、善者,但他只认自己是一名工人。与他交谈,会被他上天入地、旁征博引的思绪和见解所感染,他无论说些什么都透露出内心深处有一种信念、一股力量在驱使他感动他召唤他,他说其实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还有最高一层,就是与宇宙真理相呼应,飞向真善美是实现灵魂向宇宙真理归宿。

原本血缘是诗书望族的海宁查家,与金庸同宗同族的凌兰芳,父母一代都没有上过学,母亲一字不识,父亲自学成才,但凌兰芳读书聪颖品学兼优,从小便与文学结缘。步入中年后,百感交集更容易让他张口即诵提笔直抒,于是他常将心中的波澜起伏化作诗、词、歌、赋。在文学创作中,寻求“真善美”的心灵寄托:《戊子国殇哭祭》、《国殇日吊玉树》、《丁亥岁尾飞大雪》、《水调歌头——参观反腐展览有感》、《丁丑日动土祭文》、《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员工联欢》、《贺岁·思君(五律)》等美文好诗流到网上,好评如潮……他在织染丝绸唯美之时,也在抒发“敬天爱人”之情。

有人说文学是陶冶心灵的胜境,而对于凌兰芳来说,令他痴迷的还有数学。每晚睡前,他要叨念一道奥数题才能入梦。他说,“我常被数学物理所揭示的真理惊叹不已,比如圆周率、比如自然对数的底数e、比如黄金分割常数等,这些都是真善美的绝对真理,构成了宇宙完美的秩序,让人敬畏不已。”在“科学真理”的证明与延伸之间,他更加执着于“真善美”的人生追求,求真、向善、趋美,构成了他的人生坐标,也成为他办企业的核心之道。

于是,这位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带着一颗飞向“真善美”的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趟丝绸之路的文化苦旅。这过程中,会碰壁、会受伤、也会彷徨,但更多的是咬牙坚持。每当谈论起这一路的风雨,他便褪去“凌董”的光环,只是一个单纯热爱丝绸并为振兴其发展奔波呼喊的“老凌”,当然更像一个在丝路上修行的苦行僧。

不过无痛不快,无苦何甜,活着,本就是一种修行。因为真善美,所以无所畏!

他心中的真:

“丝路通天,湖商行地;此世今生,诚信到底。”

丝绸之路集团旗下有一个著名品牌,叫“湖商”。像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出身湖丝故乡的凌兰芳,仿佛在告诉大家莫忘曾经的“辑里湖丝”造就过勋业显赫的“湖商”,也莫忘湖州这个有着5000年蚕丝文化的丝绸之府。眼下,全国丝绸业正在重新洗牌,从蚕丝总量看,浙江排名已退居全国第五;但是名牌力创新力软实力,依然是全国第一。凌兰芳认为丝绸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走进百姓家里,还有一条是走进纽约巴黎,即同时要促进国内消费和创建民族品牌,关键两字是诚信。

“一个企业在成长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困难不可怕,最难就是危难之间讲底线,逆境之中讲诚信。应该有品德的,那就是诚信、和谐和创新,具备这三样才是天下良商天下良财。我希望我们丝绸之路尽自己所能把这个状态扭转过来。不搞名堂,在产品质量上拒绝偷工减料、掺假使杂来降低成本。丝绸之路的此世今生,会坚持诚信到底。”这是一个男人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在湖州凌兰芳讲诚信有诸多故事。早在他担任国企公司的经理时,曾在困难之中发动员工集资11万元替“公家”去偿还银行利息,让银行感动不已;曾把自已创业初建的一幢营业房土地证房产证送去给改制国企抵押还债,让大家大惑不解;曾把改制时不该背回的也可以不背回的包袱统统揽了下来,好事傻事一起做,又让社会好评如潮!当初,他面对愿意跟他创业的几千名下岗员工,说了三句话:“我有饭吃,你们不会喝粥!在我老婆下岗之前,你们再也不会下岗!我们共同创业,一起退休,你们的菜篮子决不会比别人拎得差!”十年过去了,凌兰芳每一句话都做到了,当初“4050”的下岗员工如今享受着“五金加两金”,收入福利在全国同行业同岗位保持最好水平。凌兰芳说,企业家对外对内都要讲诚信!

丝绸之路集团是我国丝绸产业生产制造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完整,生产布局较宽的龙头品牌企业。每年几千吨丝、几千万米绸缎、几十万件套服装家纺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没有一个客商和消费者因为诚信问题而投诉。丝绸之路在全国有五六个产业基地,有3000多名员工,没有1名员工因为诚信问题而上访。创业十年来,企业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履行社会责任、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保护环境、先进制造业示范等方面,一直是国家和省市的标杆民营企业。可凌兰芳并不在乎头顶的那些光环,他认自己是在丝绸之路上跋涉的湖丝传人。据了解,丝绸之路集团至今已共售出30万条蚕丝被,虽然卖得很辛苦,但是没有一条蚕丝被被客户投诉。

凌兰芳内心注重“修齐治平”, “我们是企业的经营者,在商言商。但是无论经商、从政、治学、带兵、务农、做工,你总归要跟自然和环境打交道,跟他人和社会打交道,跟自我和内心打交道,无法摆脱心态和现实、动机与效果、欲望与结局等这些因果关系。联想到最近浙商中也有毒胶囊、毒火腿、毒蜜饯,我们的道德仁义礼哪去了?”他说,一个商人,就是要以认真和诚信为秉性。当然不乏有人会反感于他对诚信的追求,甚至觉得那是过分偏执的。行业打假时,凌兰芳曾作为诚信典型揭露潜规则。但他义无反顾,在他的微博里,揭弊打假,仗义执言,一直在大声疾呼。

他心中的善:

“上善若水、润泽企业;情同手足,和谐致远。”

在丝绸之路集团内部的一些文件或宣传标语上,凌兰芳总是以“兄弟姐妹”称呼他的员工们。这份情同手足,从10多年前冒着巨大风险收购倒闭的丝绸国企开始,便注定要成为他内心的一份担当、一份坚守。这些同丝绸之路集团一起同甘共苦的员工,全是当时老厂留下来的下岗员工,而在他看来却个个都是宝。逢年过节、刮风下雪、严寒酷暑、竞赛会战等企业里有事,凌兰芳总与员工在一起,问大家有什么事需要他解决,员工当他是大哥,什么都愿意告诉他也愿意听他。

一晃眼,十年飞逝。从北京到省市来丝绸之路集团考察的领导、专家、同行络绎不绝,听了凌兰芳的创业史,看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没有不赞叹的。他们说:凌兰芳把一个弱势群体做成了一个强势企业,把一个落后的行业做成了一个时尚行业,了不起!他们说,凌兰芳的起点那么低,创业那么苦,干劲那么足,愿景那么美,实在让人钦敬!时间让众人见证了一段承诺的实践,一个传奇的诞生。当年穷苦平凡的“凌兰芳”变成了光芒四射的“凌董”,当年茫然无措的下岗工人都成了丝绸之路集团的功勋元老。社会的浮躁,让很多人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且总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到了凌兰芳这里,则是让做得比说得好。

“我们尝试创建新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消除股东与雇员、管理与打工的差别,温暖大家庭、全员主人翁。关爱员工、待如父母。”在凌兰芳的倡导下,“兄弟姐妹”的企业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的温暖标记。他始终把员工的辛苦艰难时刻惦记在心,无论是捐钱资助,还是嘘寒问暖,他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解决。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才会对他人的不幸感同身受,才会拥有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善,它毫无杂质,净化着“丝绸之路”的每一个人。

“年夜饭上,凌兰芳董事长发表了新诗,《贺岁·思君(五律)》:思君增岁夜,梦里淌泪花。大业身心苦,良商德性嘉;腾龙飞海国,织女舞欢莎;丝路通达处,球村是我家。”过年的时候,一位丝绸之路员工在微博上上传了凌兰芳的这首诗,并写道:“凌董每年都会给员工写一首贺岁诗。诗里对员工总以‘君’相称,并以丝绸、创业、责任、未来等主题入诗,特亲切感人……”

在这般善和爱中积淀起来的企业文化,也润泽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蓬勃向上。它屡屡获得国家和省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民企、关爱员工优秀民企、政治思想工作先进民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并在全市同行业中第一个建立全员住房公积金制度,第一个建立员工帮困基金,第一个建立企业学校和文化教育设施,第一个建立员工短信平台……凌兰芳创造了多个第一。大德行广,他虽是大海一滴,却为浩淼增加一丝蔚蓝,也许只是背影,却永刻人们心里。他的好、他的善,积少成多,不断地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他心中的美:

“工艺巧思,粉饰丝绸;民族之美,世代流芳。”

笔者在采访凌兰芳时,正值神州九号飞往太空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凌兰芳告诉笔者,飞船上搭载有丝绸之路集团专门研制的丝绸报纸《中国企业报》。“把中国制造写到天上,把中国企业写到天上,用的是我们的丝绸,湖丝传人又一次分享到这一份荣耀。”凌兰芳很自豪。实际上,凌兰芳一直要求做三个丝绸,品牌丝绸、科技丝绸、文化丝绸。其中文化丝绸已经成为国家许多外事文化交流和庆典的重要陈展品和礼品。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上,凌兰芳一共向中国馆呈现了80件丝绸作品,从湖光山色到民俗风情,每一件都是做工精美、气质高雅。其中一幅丝绸织锦画长卷《富春山居图》更是让丝绸之路集团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它们不仅为世博会增光添新,还续写了湖州丝绸与世博会历史渊源的崭新篇章。这样一场盛会,恰似一个窗口,人们在这里看到了丝绸之路集团发展文化丝绸上的良苦用心,看到了传统产业的美丽新生,也看到了凌兰芳对于提升丝绸地位的睿智之举。

“丝绸行业是最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低端,信息化程度差,外向依附大。在过去这个行业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支援了国家建设;在将来也最有可能创建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最近国家出台了一个‘十二五’丝绸发展纲要,但是真正要落实困难很多,工作量很大,要解决这些困难,靠谁呢?还是靠我们丝绸人自己,需要我们共同艰苦努力。”

凌兰芳是个唯美主义者。他平时的文稿诗作遣词造句尚且一丝不苟,重大的店庆开张和参展活动的装修布置,他都认真细审,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和差错。奥运大庆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的歌声,让他灵感顿发,他要创建一个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定名就是“欢莎”,英译“HanSilk”,立意深远,境界开阔。于是,一个表现民族丝绸纯美大爱的品牌问世,三年时间跨进全国三十多个一线大都市的高端品牌商场,北京燕莎翠微、上海八佰伴、杭州大厦、南京金鹰、成都仁和春天、武汉国广、郑州丹尼斯……一下子提升了我国高端丝绸品牌商业价值。

“世界服装服饰十大品牌几乎都有丝绸,但是我们丝绸王国却没有涌现世界知名的大品牌,这本身是我们的欠缺,也是我们丝绸企业家需要反思和突破的地方。”“欢莎”的诞生,让凌兰芳的民族品牌国际之路,也由此发端、延伸。丝绸之路集团真正从丝绸的生产者,转变成为美的创造者。

在丝绸之路集团的菱湖园区里,一台台应用数码织锦的现代化设备,正发出阵阵机器操作声。而我们的民族瑰宝就在这现代化工艺的雕琢下,发散出点点滴滴的美来,科技成了文化和丝绸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要把产品做成文化,把文化做成产品。”在丝绸之路近来的一系列大动作里,凌兰芳已经将文化的触角伸向了影视、出版、旅游、表演、会展等多个领域。

“我们努力打造两条微笑曲线,一是提升企业的研发和营销能力,让企业‘微笑’;二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让产品‘微笑’。”谈论到企业发展的“微笑战略”,凌兰芳的嘴角也不自觉上扬。是啊,苦尽总会甘来!在文化强国战略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将结束“低端丝绸”、“过剩丝绸”、“贴牌丝绸”的苦日子,迎来“科技丝绸”、“文化丝绸”、“品牌丝绸”的新岁月。(张晨)

来源:浙江日报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