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楷模 道德模范   劳动模范   见义勇为   自强不息  

陈云花:无偿为乡亲传授养鸡技术

   

  在甘肃定西鲁家沟镇太平村,一大群鸡被记者照相机闪光灯的耀动吓着了。

  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鸡的主人陈云花挥动双手,像哄孩子似的柔声说道:“不怕不怕,不要吵了。”霎时,鸡群平静下来。

  接下来的情景,更是匪夷所思。

  只见陈云花扬起头,一手抚着食槽,径直向前走去,轻轻地唱起了歌,那是首《流浪歌》。数千只鸡目光追随着她,一起叫——不,是“唱”了起来: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仿佛为女主人打着节拍,又如同唱着和声。

  “我每天喂食唱歌,它们都会这样。”见记者一脸茫然,陈云花笑着解释。眼前这位“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昔日贫困妇女,如今已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养鸡“女状元”。

  记者请她再唱一遍《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歌声未住,泪水滚了下来。她想起了16年前第一次外出打工的情景。

  “三西”曾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1997年,定西大旱,庄稼没有收成。在亲戚的帮助下,陈云花决定远赴新疆打工。她还带上了14岁的女儿,一来减轻家里负担,二来也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

  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过年的窗花,陈云花却踏上了离乡的路。

  公元前一百多年,张骞手持节杖,穿过三西,出使西域,这条路千年之后得名为丝绸之路。这个弱女子行走的正是当年流动着财富和文化的丝绸之路。

  西出嘉峪关,一支《流浪歌》传进车窗。听着听着,陈云花与女儿抱头痛哭。她觉得,歌里的流浪者就是自己。

  打工三年,她攒下了钱,掌握了全套养鸡技术,眼界不一样了:“抬头看天爷,低头看脚尖,那是以前的日子!出去一趟,人家能做的,我也能做。”

  回到老家,她靠积蓄和政府贷款,买了700只蛋鸡,自办养鸡场。通过科学饲养,这些蛋鸡几乎全部存活,产蛋率也高达九成以上。当年就还清了贷款,还有盈余。

  “我的生活好了,但很多老乡的生活还很穷,大家穷怕了,又不敢走出去闯。”2001年起,陈云花在扩大养殖规模时,开始无偿为乡亲传授养鸡技术,帮助他们脱贫。

  在陈云花带领下,太平村的养鸡规模和辐射作用逐年扩大,如今已带动了周边5个村的鸡业规模养殖,每年养鸡总收入达5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3.6万元。

  村民王菊琳就是从养鸡中受益的。“这几年要不是陈大姐手把手教我们配料、育苗,传授防疫技术,我们现在哪有钱盖三层楼房呢?”王菊琳说。

  十多年的规模养鸡,让这个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小山村摆脱了贫困。顿顿吃土豆、没有新鲜蔬菜的日子已成过往;泥泞小路、毛坯土房如今被平整硬化的公路、三四层的楼房替代。

  “今年我打算在村里再建个加工厂,增加鸡产业的附加值。”闯劲十足的陈云花依然不满足。她说:“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建个种鸡场,解决村里养殖繁育的难题。我做不成,就让儿子继续做。” (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李柯勇、张汨汨)

来源:新华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