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旅 中国军人   女兵风采   军事资讯   军旅生活   退伍老兵   军嫂故事  

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贴近实战提升培训质量

   

  回想起两年前那次调研,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党委“一班人”至今仍感慨不已。

  刘晓伟曾是基地培养的驾驶专业优秀学兵,回到部队后对战友询问的装备技战术性能、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总是对答如流、毫厘不差,成了连队有名的“小能人”。然而,一次野外驻训前,连长很放心地让刘晓伟把装备驶上装载平台,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非但没有完成任务,还差点造成装备损伤。事后才知道,基地没有开设相关课目。与刘晓伟类似,作为射击专业优秀学兵的马林,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中突遇“卡弹”,一时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班长及时排除了故障。马林感到很委屈:在基地学习时,可从未遇到这种事。

  这个基地党委“一班人”带着机关干部和教学骨干,分头奔赴各部队调研,收集整理部队提出的120余项意见建议。最后,他们结合基地教学训练实际,接连打出教改“组合拳”:

  课程设置与战位需要对接。他们围绕实战抓教学,着眼装甲操作乘员的岗位特点,把专业理论的教学压缩了三分之一,新增了自救与牵引、模拟装载平台、电台故障排除等17个应用性训练课目。

  教学手段与战场环境契合。基地投入250多万元改造模拟训练硬件设施,设计开发战场环境仿真多媒体软件,通过声光电等现代仿真手段,构设仿真多维战场,将学兵置于近似实战的氛围中,实现了练技能、练指挥、练协同的统一。

  训练强度与作战要求适应。基地通过提高训练场利用率,增加教学装备保障等办法,使通信、驾驶、射击3大专业学兵的实装操作时间增加了近一倍,总结出90余套新训法,攻克400余项训练难题。

  考核标准与实战接轨。他们为每名学兵建立训练档案,结业考核采取军区机关、部队、基地三方联考,学兵随机抽题考试,不仅要完成预设内容,还要随时处置强电磁干扰、遇敌偷袭、装备突发故障等各种突发情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接受检验。

  基地在迎接总部教学质量评估中,5个评估项目、37个评价指标全部达到A级,总评成绩全优。据了解,该基地80%以上的学兵回到部队成长为班长骨干和训练尖子,400多人在各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吴镇隆 胡春雷 特约通讯员 骆凌剑)

来源:人民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