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旅 中国军人   女兵风采   军事资讯   军旅生活   退伍老兵   军嫂故事  

我军利用铁路装载武器装备实现兵力机动

   

  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国防动员体系为战斗力生成提供持续动力

  扬州诚信物流公司是伴随现代城市服务业而兴起的“幸运儿”,凭借健全发达的物资配送网络、安全快捷的运输服务,诚信物流成为全省首家应急物流动员中心,多次承担部队应急物资和武器弹药转运工作。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相继发生,诚信物流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立救援运输车队。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将药品、羽绒服、帐篷等急需物资送到灾区,成为“拉得出、靠得住”的编外军运保障大军。

  诚信物流的“从军记”,是江苏省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的一个生动事例。记者打开“国防动员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江苏省兵要地志信息系统”,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军地一体、高效敏捷的国防动员框架图——

  一座座国家医药动员中心、国家野战食品动员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横跨纺织、医药、食品等数十个产业。千余个经济动员保障点,向国防建设源源不断输送“正能量”。

  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的高速公路网络,组成保障部队机动的“交通动脉”。江苏各地规划建设战备公路、部队进出口道路等项目105项,实现省内军事要点全部联网通畅,打造了以高速公路为支撑、以国道省道为主体、以战备公路为迂回的国防交通网络体系。

  竣工总量突破2500万平方米、规模占全国总量七分之一的人防工程,随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在省本级和13个省辖市全建成人防指挥所基础上,省市两级全建成人防机动指挥所,指挥信息网和预警网覆盖至乡镇。

  一批高科技人才编入民兵保障大队,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博士殷贯西被编入新区民兵科技保障大队后,用先进物联网技术改造人防一体化指挥平台,链接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通信警报、疏散基地、机动指挥车等要素,融合地震、水利、消防等防灾力量,形成防空防灾一体化的综合智慧民防信息系统。

  登高望远与时行,极目海天书华章。走进江苏省海门市人武部军事指挥中心,海情、空情、水情、路况尽收眼底,各类抢险救灾应急力量随时调度,实时指挥。这座指挥中心集指挥控制、战备执勤、情报信息等功能于一体,是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应急动员体系同步建成的。

  “过去开‘议军会’就是‘议经费’,如今面对军民融合偌大一张‘新考卷’,我们必须当好称职的‘赶考者’。”江苏省有关部门领导对记者说,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举措和思路,已成为各地市县党管武装第一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考评地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分体系”。

  可喜的双赢效应

  ——持续融合发展需要“铸剑为犁”的能力

  南京熊猫电子集团作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在军用通信领域拥有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们在军地有关部门支持下,将部分军用技术转化到民品项目中,逐步形成了移动通信系统等8大类23种军转民技术项目,实现产值数百亿元。

  “只有找准军地双方利益契合点,才能引领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良性互动。”熊猫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之所以能将军用技术“反哺”经济,得益于政府高瞻远瞩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

  作为“民参军”数量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江苏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电子、舰船、航空、航天和新材料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则不可以养兵。”采访中记者发现,军民融合的“江苏模式”早已摈弃“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单向融合思维,正走在军地双赢、共同建设美丽江苏的大道上。

  推进军民融合既要有“铸犁为剑”的智慧,也要有“铸剑为犁”的能力。近年来,江苏省地方财政拨款20多亿元,民间投入资金170多亿元,支持军民两用项目600余项,实现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互利双赢发展。

  放眼江苏,领域囊括船舶制造、微电子、卫星通信、重型机械的数千个部队“编外装备保障基地”,在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军地携手制订完善装备生产、储备、供应、维修等一体化保障体系,既为未来战争打造强大的技术和物质后盾,也为广大企业拓展军工市场打开方便之门。

  驻江苏部队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部队主动把北斗导航和卫星通信信息、航拍航测资料等提供给地方指挥决策使用;在平时,通过开放人防工程、军用港口等设施,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2.5万个,为驻地创造产值10多亿元;他们还在全国率先成立国防教育讲师团、军官志愿团和文化团,为促进驻地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吴秀文 朱达 田亚威)

  数字看融合

  ☆坚实的军民两用技术认证评估服务平台,使江苏500余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军工科研生产资质

  ☆迄今江苏先后组织三届军地科技合作对接会、安排多次产学研合作成果展洽会,共达成合作项目720余项,定单合同总金额超20亿元

  ☆驻江苏部队供电保障社会化程度达到88%,供水保障社会化达到76%,营房维修、物业管理、绿化保洁社会化达到96%

  ☆迄今江苏各地规划建设战备公路、部队进出口道路等项目105项,实现省内军事要点全部联网通畅

  ☆6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先后为驻苏部队在职、退休、复转人员提供各类住房1700多套、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

  ☆驻江苏部队平时通过开放人防工程、军用港口等设施,为驻地创造社会就业岗位2.5万个,为驻地创造产值 10多亿元。

来源:解放军报

1
2
3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