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人物 政坛名流   基层人物   风云人物   感动人物  

总书记与梁家河村的深厚情结

   

赵锦荣

 

    龙年冬十二月,陕北高原已是万木霜天,我们从西安驱车北上,过铜川,经延安,继续向东北方向行驶,此行目的地是陕北延川县境内一个名叫梁家河的小山村。
  车出延安东关,小车急驰在莽莽的古老黄土高原上,延河透着少有清澈缓缓东流,鄂尔多斯冬季的冷风使逶迤的山野失去往日的绿色,冬日的黄土地呈现出它特有的厚重与壮美。

 

梁家河的向往

  梁家河,不时地在我胸中升腾,隆冬的寒风挡不住我对这个小山村的向往,我要亲眼看看梁家河的沟塬村貌,山岭草木,亲身感受延安革命老区的农村在时代大潮中的变迁,寻访四十多年前一群热血赤子,英气勃发的“北京知青”在这里插队接受“再教育”的往事,以及他们人生的征程和在这块土地上奉献的青春年华。
  约两个时辰,我们来到了文安驿镇,经打听,路边的老乡说,向东拐,过了这条小河端直向东便是梁家河。
  小车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向东行驶,这是一条由西向东的山沟,从沟口到沟掌约十多华里,两面是黄土大山,一条山溪由东向西流入文安驿河,穿山越石,一直奔流黄河。
  梁家河映入我们的眼帘。
  梁家河,一个“普通”的中国版图上难以找到的黄土山沟,近年来却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来这里参观的、感受的、寻根的,接受传统教育的,还有的商家来到这里投资……梁家河不再是昔日传统的农耕生活,它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前进的鼓点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养猪场、养鸡场已具规模。陕西最大的养猪企业本香集团投资进入梁家河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这个全村80户人家347人的山村,正朝着党的富民惠农政策积极奔小康。
  村委会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的来访。村民们深情地说,梁家河能有今日的大变化,是共产党的政策好,更是习总书记几十年来情系梁家河,不忘曾一起种过地的农民乡亲,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三次复信”梁家河村,1992年还千里迢迢从福建来到梁家河看望乡亲,给全村每户人家带了礼物。他的谆谆教导和深切地关怀,使乡亲们深受鼓舞。村民们在讲述中还不时地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和习总书记的历历往事,劳动场面,生活情景,至今大伙记忆犹新。村民们习惯地称他“习书记”。38年前的1974年1月,二十一岁的习近平同志被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书记带领社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他和社员同甘共苦,村民们大事小事总是去找习书记,寒来暑往,春秋七载,习近平同村民们亲如一家,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青春年华,知青岁月

    将岁月的时空回溯到四十三年前的冬天。
  1969年1月,正是冰天雪地的日子,天气异常寒冷,一群满脸稚气的北京知识青年,不远千里从首都出发,坐火车30多个小时来到陕西北部铜川,再换乘解放牌大卡车,奔赴到陕北延安地区延川县,又搭上老乡的毛驴车,一路尘土飞扬,好不容易到达文安驿公社,由公社大院又前行十多里,来到梁家河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来梁家河大队15名北京知青中有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少年,他便是习近平。
  从北京大都市到陕北高原的黄土山沟,知青的生活是多么大的反差啊!窑洞里跳蚤多,习近平被咬得浑身都是水泡,只得在炕席下洒农药粉来灭蚤。但经过一段的艰苦磨炼,他们都坚持过来了,习近平也很快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他同生产队社员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掏地锄搂,耕田放羊,春种秋收,兴修水利,打坝造田,拉煤挑粪……样样农活都干,那些年,几乎没有歇过。他白净的皮肤被高原的阳光和山风吹晒地黝黑,手上一串串血泡变成了厚厚老茧,他很快成了生产队的壮劳力,扛一二百斤的麦子,走十里山路不用换肩。村民们夸赞说他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当年习书记插队的窑洞旧居,时当正午,和熙的阳光温暖地照洒在这个院落。一线三孔窑洞,西边的一孔便是习近平当年插队住过的窑洞和学习的地方,他是有了名的爱读书。
  他来插队时,还带了一箱子书,箱子很沉,帮他拎行李的农民,还以为北京知青带来了金元宝。
  尽管学业中断了,但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梁家河村的老支部书记梁玉明回忆说,习近平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爱看书,读砖头那么厚的书,好多都是马列主义理论。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在黄土坡上看书,吃饭的时侯读着书不肯放下,在那间大约二十几平方米的窑洞里,他点着煤油灯,常常读到后半夜。
  在那个艰苦岁月里,习近平把村里分配给知青的白面馒头分给乡亲们吃,自己吃糠窝窝。当时,北京曾奖励给知青先进人物一辆带斗的三轮摩托车,那在当地是十分稀罕的,习近平设法换成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扬场机、抽水机等农用工具供村民们用。
  在这孔普通的窑洞里,村委会保留着当年习近平插队时的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老镢、锄头、锨、镰刀等;做饭用的锅、军用水壶、菜刀、瓦罐、水缸、碗、勺等物,窑墙上挂着他1975年上清华大学时同村民们合影的黑白照片和1992年他再次回到梁家河村与村民们的亲切合影。 

1
2
3
4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