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苑 艺苑集萃   文学名家   梨园名家   艺术名家   音乐歌舞   民间艺人  

让枯木逢春的巧手“琢木”人

   

  走进山东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季翔花园小区韩成周的家,就仿佛走进了根雕展览馆。那些腐朽的烂树根经过韩成周的一番精心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偶然结缘,“痴迷”根雕

  韩成周从小就喜爱书画艺术,对色彩比较敏感。每次看到他喜爱的《西游记》,也都会在脑子里反复刻画人物形象。现年75岁的他,从事根雕创作已有26年之久。虽然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任何美术基础,但凭借一股“痴迷”的劲头,硬是将一堆被人“弃之如敝屣”的树根变成了400多件根雕艺术品。

  谈起从事根雕艺术创作,韩成周淡淡一笑说:“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可以叫缘分吧。”1989年,韩成周在单位的安排下到小邹家乡驻村工作。一天下班后,他无意间在一处草垛旁发现了一块形似仙鹤的枯树根,于是便将树根带回了家。回到家后,韩成周拿着水果刀将腐烂的地方一点点刻去,稍加修饰便将枯树根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仙鹤。看着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韩成周渐渐萌生了学习根雕艺术的想法。

  此后,韩成周在包村跑片工作之余开始留意、收集一些被人遗弃的树根。他把这些树根带回家,一边观察思考,一边自学一切与根雕有关的知识,然后悉心创作。

  1997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根雕就成了韩成周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寻找木质坚硬的树根,韩成周几乎跑遍了所有能跑到的村庄。山坳、河沟、果园、农民家中、工地角落都留下韩成周的身影。“当看到自己喜欢的树根时,不管多重我都不会放弃,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随身带着一个拖车,然后将收集的宝贝小心翼翼的拖回家,虽然累点儿,可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韩成周笑着说。

  辛勤创作,

  希望更多人能爱上根雕艺术

  清理、雕凿、摆放、保养……树根拿回来之后,韩成周并不急于创作,而是先摆放在一旁“冷处理”,“让树根自己说话”,然后才慢慢根据木质的原有纹理和造型对其进行二度创作,于似像非像间掘取出蕴藏其中的艺术美感。

  韩成周介绍,自己创作每一件根雕作品时,都会有一个“心雕”的过程:就是在心里动刀,反复创作。而“心雕”是一个灵感迸发与痛苦相交织的历程,时间经常长达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韩成周说,有一次,他经过修铁路清基时的山沟,发现一个黄檀木的根块。在外人眼里,这可能就是一块朽木,可他却一眼就认准了这是块好材料。于是,韩成周就近借了辆小推车,像获得珍宝一样小心呵护,把黄檀木根块带回家给它洗了个澡,并找了个安全的长流地,将根块沤泡了3个月,而后取出,放在干燥的地方晾干。

  虽然韩成周认准了这个根块是个宝贝,却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主题。于是,他并不急着雕琢,而是把根块放在案头,每天都习惯性地瞄上几眼。转眼大半年过去了,韩成周终于有了灵感。他根据树根的特点,决定在上面粗壮的部分刻龙背凤立于梧桐树顶;下面8个突起的形状,则让他联想到可以雕刻八仙过海的传说。有了主题,韩成周便开始了一刻不停的雕刻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辛劳,一件取名为“八仙过海”的作品终于诞生了。

  经过多年的创作,韩成周已经有了不少满意的作品,其中不少还获了奖。他给每一件根雕作品都起了名字,并附上美好的寓意。如今,韩成周的根雕艺术已经日臻成熟。问及今后的打算,韩成周说:根雕艺术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能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一次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根雕,并爱上这一门能让“枯木回春”的艺术。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