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苑 艺苑集萃   文学名家   梨园名家   艺术名家   音乐歌舞   民间艺人  

忆裘盛戎先生

   

  今年适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裘韵流芳·戎耀百年”纪念裘盛戎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日前在京举办。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回忆了梅兰芳先生以及他自己与裘盛戎的交往。

  今年是裘盛戎先生百年诞辰,裘盛戎先生对京剧花脸行和整个京剧发展的贡献人所共知,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和怀念的。我查了查资料,近一百年前,也就是1920年,我的父亲梅兰芳和杨小楼先生合作组织成立了崇林社,这一个班社,共有六位花脸,裘盛戎先生的父亲裘桂仙先生当时就在崇林社这六位花脸中名列第一。裘桂仙先生在清末民初京城闻名,他讲究唱法,吐字饱满有力,发音一丝不苟,是一位演唱表演都非常出色的崇高的艺术家,我到现在还留存着他的一些唱片,我们还有幸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同时他胡琴拉得也非常好,曾经多年为谭鑫培父子操过琴,这都有历史的记载。

  在裘盛戎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有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我想说说。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当时正在上海法租界里的一个教会学校上小学,那是一个法国学校,那个学校的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我父亲对我说,你一定要念书,要很好地读书。那时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学校的经费也因物价飞涨有了困难,学校就希望我们为学校进行一次义演。我当然同意了,因为我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嘛。我的父亲、母亲知道这个事情非常高兴,说一定要为这个学校来募捐,把这个学校办好,多培养出好的学生。

  我的姐姐葆玥如今已故去了,她当时学的是老生,她的开蒙老师是著名影星卢燕的妈妈李桂芬老师,我们后来就跟剧院商量,我跟姐姐两个人唱《二进宫》。《二进宫》需要一位演徐延昭的演员,当时想请裘盛戎先生来带着我们两个唱这出戏,裘盛戎先生那时才30多岁,非常精神,当时他正在上海中国大剧院那儿定期演出,我父亲就亲自跟裘盛戎先生说了这件事。我父亲说:“葆玖、葆玥还小,刚学了这个戏,您在台上给兜着点。”裘盛戎先生听了之后,这样回我的父亲:您放心,我一定把两位小老板把严了。我当时非常高兴,可惜当年演出没有留下那段录音,要是留下了这份资料,如今该有多宝贵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裘先生的艺术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十净九裘”人人皆知。上世纪60年代,我们同在北京京剧院工作,但是不在一个团,见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次见面的时候,他都非常关怀我跟葆玥姐姐,因为他跟我父亲是多年的至交,他非常珍惜这份情谊。

  裘盛戎先生1947年在北京创立了自己的“戎社”,上世纪50年代中期,裘盛戎老师的表演艺术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大家都在学裘派。但是1966年,“文革”来了,裘盛戎先生被打成了反动艺术权威,当时老北京京剧团演出《海港》,让他演的是高志扬,他不能演A角,只能让他演B角,可是观众也非常聪明,凡是《海港》演出的时候,大伙先问问,今天裘老板演不演?他演大家都买票,他不演大家就不来看,观众还是想看裘盛戎老师的艺术,这是一段回忆吧。

  裘盛戎先生既继承了传统,又勇于创新,在40多年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改造自己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敢于突破,结合自身的条件,紧扣时代的脉搏,把京剧花脸行当的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和新阶段。

  今天我们年轻一代要很好的继承裘派艺术,要很好地来纪念裘盛戎先生,那么就要求一定要努力而认真地学习到裘派艺术动人的表演风度、风格。要学他的精准有力,而又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以动人心弦的唱腔来感动观众,这是裘盛戎先生艺术上最大的,也是最宝贵的两个亮点。余音绕梁,三日未绝,让完美动人的裘派艺术代代相传,让裘盛戎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子)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