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苑 艺苑集萃   文学名家   梨园名家   艺术名家   音乐歌舞   民间艺人  

乡村最后的“讲古”人

   

  76岁的余书本老人坐在自家的厅堂上,闭上眼睛,口里喃喃地讲着。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村里人围坐在他家厅堂,静静听他“讲古”时的情景。而当他睁开眼,眼前却是空荡荡的,人群也不见了。余书本不由地长叹一声,站起来走到门外。

  如今,余书本所在的闽北光泽县鸾凤乡崇仁村的吴家洋自然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几个和他一样看家的老头、老太,顾家里、田里都来不及,谁还有空余和闲心再听他“讲古”呢?

  从“听人讲”到“自己讲”

  “讲古”就是讲故事的意思。在闽北光泽县这个有4000年历史的地方,乡村民间文化极为丰富。劳动人民代代口耳相传,传承下来了许多故事。经过一代代人的加工、丰富、完善,许多故事日臻精美,成了乡村民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故事讲的大多是人与自然、与困苦生活的抗争,不仅诠释着农家生产生活中的真善美,也饱含着不少人生的智慧与哲理。在过去没有电视、广播、报纸、电脑、手机的年代,“讲古”便成了乡村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文化节目。工余饭后,村头老樟树下,夜晚的晒谷场上,劳动歇息的田埂边,还有家中的厅堂,都有人绘声绘色地在“讲古”。讲的人声情并茂,听的人津津有味,随故事中的人和事或喜或悲,或笑或忧。

  “讲古”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担任者往往是村中年岁较长、德高望重且阅历丰富的老人。吴家洋自然村的余书本就是这样一位“讲古”人。

  余书本今年76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手脚粗糙,一看就是长年在地里劳动的人。他小时家中贫苦,但富有远见的父亲说:“我们虽穷,但不能让孩子不识字,有文化他们今后才能过上好日子!”父亲咬着牙把他送到私塾读了三年书,并给他取名叫“书本”,意味着要读书有文化之意。余书本读书很用功,三年私塾学了不少东西。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去参军到部队6年,又学了不少文化,回来后就在村里当秘书。

  吴家洋自然村过去是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脚地,自然和人文环境让这里成了民间故事“生产地”。余书本自小就对先人传下的故事很感兴趣,不仅到处听人讲,而且还用心揣摸,留心记忆。后来,村里“讲古”的老人相继去世,余书本便开始自己“讲古”。因为知道的故事多,口才又好,余书本很快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讲古”人。每到傍晚,他家门口、厅堂上总是围坐着很多人,等着听他讲故事。

  留下民间故事记忆的“乡愁”

  说起余书本的“讲古”水平,村里人总是夸张地形容他:“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全知道”。

  余书本“讲古”的故事内容丰富,范围也很广。神话故事,他会讲“何公菩萨传说”、“槠将军”;祖辈创业故事,他知道“笑山公的故事”;关于当地历史的,他熟知“吴家洋为何没有人姓吴”。其他诸如讲述助人为乐的“诸公桥的传说”,讲述财主害穷人的“断腰田”,以及寓言故事“天上为何不下雨”等等,都是他的拿手段子。

  一个个故事经过余书本的口才发挥,变得有滋有味,诙谐有趣,常常是让人听了哄堂大笑,老人孩子齐乐。作为一个乡村“讲古”人,余书本除了考虑故事的娱乐性,还针对不同的对象,注重故事本身对人的启迪教育意义。比如他讲的“月望儿”,就是教育人不要贪心,只有付出劳动和汗水,才能得到收获。还有劝人行善,不要害人的“不知饿滋味”、“空心秤”故事,以及提倡家庭和睦的“兄弟分家”等,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人的精神食粮。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千百年在乡村民间流行的“讲古”也渐渐过时。余书本的听众没有了,他只是经常站在村口的老苦槠树下,望着自己生活几十年的这片土地,回忆着心中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故事。那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最留恋的“乡愁”。

  为了不让传了千百年的民间故事失传,从今年开始,年事已高的余书本用类风湿多年,指关节变形的手指吃力地提起笔,戴上老花镜,坐在家中的桌前一点点回忆,把自己肚子里的上百个故事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叫儿子编印成《余书本故事》。余书本说,他还要接着写,要在有生之年留下村中这份民间故事记忆,让传承千百年的乡村“讲古”文化延续下去,保护好吴家洋村民间故事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