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苑 艺苑集萃   文学名家   梨园名家   艺术名家   音乐歌舞   民间艺人  

潮州木雕的“学院派”大师——杨坚平

   

杨坚平

见到杨坚平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其时,作为今年798艺术节的展览之一,旨在弘扬潮州木雕艺术的“杨坚平、辜柳希潮州木雕绝活神品展”,正在这里展出。

潮州木雕是我国四大木雕之一,尤以巧夺天工的镂通雕刻技艺著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一向以时尚前卫著称的798,发现流传近1400年的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并且来自遥远的广东潮州,颇让人有些意外。“是我们主动申请参加的,就是想在这个现代艺术聚集的地方,让传统和现代发生一种碰撞。结果反响出乎意料的好,展厅每天都是满满的。”杨坚平说,无论男女老少、中外人士都对他们的木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迪士尼的一位全球总裁甚至当场表示,一定要将中国的木雕艺术带到美国。

在诸多潮州木雕的工艺大师中,杨坚平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院派”——作为中国木雕艺术专家,他从事中国木雕艺术、刺绣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60余年,出版相关著作24部,共计100余万字,其中仅关于潮州木雕的著作就有6部。此外,对潮汕当地的剪纸、陶瓷、皮影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他也多有收藏和研究。

1932年,杨坚平出生在广东潮州,曾就读于潮州义安艺术学校,因少时家贫,半途辍学进入商务印书馆做工,夜宿仓库,每月工钱以米抵扣,所得仅够糊口,但工作的辛劳、生活的艰难,丝毫未能阻挡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正是在此期间,杨坚平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文学作品、理论著作和美术书籍,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将这些知识烂熟于胸,也在无意中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从小热爱美术的杨坚平联合一些志趣相投的工友,组建了潮州工人美术组,并被选为组长,他们凑起微薄的收入,邀请来自杭州、上海美专的画家庄华岳、王显诏、郑茂照、罗善政等教授油画、素描。次年,杨坚平创作的油画《工人文化宫与搬运工人宿舍》,就参加了全国工人美展。

杨坚平人生道路上的真正转折,发生在1952年。当时,杨坚平陪同画家关山月到潮州北堤写生,顺路到草舍观看潮汕民间剪纸,他们被女尼江根和与庙祝李木林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关山月感慨道:“学油画是西方人的事,潮州民间工艺非常有特色,我倒建议你去研究当地民间工艺。”此后,杨坚平便开始关注、收集潮汕民间的特色剪纸、皮影、风筝、年画、抽纱刺绣、泥塑、木偶等,至今仅剪纸就收藏有3000余件。为了收集这些民间艺术瑰宝,多年来杨坚平走街串户,多处寻访,在解放初期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用大米交换江根和与李木林的剪纸。当时,江根和已年逾八旬,但因为杨坚平的坚持不懈,她的作品虽历经动荡仍保存完整,一件也未流失、损坏。

1959年,年仅27岁的杨坚平在广东已小有名气,遂被调入汕头专区工艺美术研究所,负责木雕的创新与研究工作。此后31年,他分别在汕头地区工艺美术研究所、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潮州市刺绣研究所任设计、所长等职务。他设计的粤绣精品《九龙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通锦绣《春满南国》大屏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的“百花奖”创新设计奖。

杨坚平真正与木雕结缘是在1961年,当时他与张鉴轩等16位木雕艺术家被借调到广州,集中创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木雕、窗帘装饰工程。此后,他与潮汕木雕艺术家张鉴轩连续几年四处走访,一起搜集、记录了三大本明、清潮州当地古建筑的资料,同年编著出版《潮州木雕研究》。

1980年至1982年,潮州市成立潮州唐代开元寺修建筹委会,杨坚平被市政府聘为委员并担任雕塑工艺组组长,佛像、小雕、潮绣的总工艺师,主持了整个唐代开元寺的修缮重建工程。1990年,为坚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他放弃担任潮州市副市长、人大副主任的机会,定居泰国3年,主持修建泰国曼谷最大的中国式佛寺“紫真阁”的雕刻、刺绣工程。1993年,杨坚平又受意大利DIDA设计师之托,在汕头组建时装饰品制作所,专业创新通花时装与时尚饰品,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欧洲许多大品牌的流行服饰曾选用过他设计的饰品和纽扣,一时传为美谈。

2004年,杨坚平被汕头市委任为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2009年在深圳组建粤绣研究所并任所长,2010年9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聘为客座研究员(教授)……尽管各种事务十分繁忙,但杨坚平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始终没有停止。在工作间隙,他从种类繁多的潮汕民间工艺作品中筛选出艺术价值高、最具特色的剪纸、木雕、陶瓷、刺绣、泥塑、民间绘画等,分门别类,编著成《潮州民间美术全集》、《近现代潮汕工艺美术》等著作,填补了潮汕地区虽有悠久和丰富的民间工艺,却缺乏系统、完整地介绍民间工艺精品图集的空白,而他执行主编的《广东十大民间工艺》目前也已有6册付梓。

2005年,杨坚平以对潮汕工艺美术的突出贡献,获得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这一奖项的参评条件包括:从事工艺美术研究、设计、制作50年以上,年满70周岁还从事工艺工作,有突出艺术成就,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等。

时至今日,已79岁高龄的杨坚平仍笔耕不辍。他表示,最好的石雕在欧洲,最好的木雕在中国,中国木雕共有十几个类别,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目前,他正在四处走访,希望尽快将《中国木雕研究》一书付梓。20年来,杨老仅为这本书搜集到的资料就有200余万字,这对于一位年近八旬,仍担任许多社会职务的老人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好在杨老仍精神矍铄、记忆力极佳,“至今还能记几十个手机号码”。

“我以为人生在世,最大的价值就是出几本书,留给后人一些可供参考、思索的东西。”在较多钻研技艺、少有人重视理论研究的工艺美术界,一生勤勉的杨坚平说自己愿做一位独树一帜的“学院派”。(本报记者 焦 雯)

来源:中国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