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治病绝活
1.干祖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咽喉外科研究,是我国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干祖望教授提出,耳聋治肺,鼻塞治心。耳病治肾、鼻病治肺为常法,干教授发现有些耳聋,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用三拗汤有效,符合“耳聋治肺”。用入心经活血化瘀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则称为“鼻塞治心”。
擅长:治疗顽固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耳聋等疑难杂症。
出诊:暂不出诊
2.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终身教授、研究员。王琦教授是男科学的创始人、学科带头人。由王琦教授创立的“阳痿从肝论治”等理论,带来了男科疾病诊治的重大变革。王琦教授同时也是中医体质学科的带头人,王教授提出,男性平时要少吃羊肉、狗肉、辣椒等辛温燥烈的食物;女性要少吃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擅长:治疗过敏性疾病、脂肪肝、高脂血症、不孕症、不育症、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疗效显著。
出诊:目前在北京朝阳弘医堂中医医院
3.巴黑·玉素甫(已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主任医师。巴黑·玉素甫善于用维吾尔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他利用“体液说”和“气质学说”,根据“四种体液”的变化状态和个体“气质”的变化,在治疗异常黑胆质性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验证特色,深受患者的青睐。
擅长: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
4.石仰山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石教授提出“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中以理论。外伤疾病当着重筋骨,但总不离乎气血,不论在脏腑、经络(脉),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到。
擅长:颈椎病、腰腿痛、软组织损伤、外伤等。
出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
5.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
擅长:脑中风、脑外伤、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疼痛病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出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周二、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