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岸 海峡两岸   港澳内地   民俗风情   同根亲缘  

台湾教育的城乡差距知多少?

   

  大陆的同胞对于台湾的认识,或许已经将“小确幸”画上了等号,生活宜居人人悠闲生活,儿童与青少年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台湾比起大陆受教育的机会是有一定优越和公平,但是,这样美好的想象不能真正代表台湾的真实情况,因为在台湾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小小的台湾里面,教育上的城乡差距也是非常的大。

  台湾教育资源的不平均,首先就让我们从台湾学霸聚集的台湾大学说起,台湾大学的学生,其父母职业是公务员或企业里中高白领的就高达50%;但来自一般农民和劳工的家庭却不到10%;另外又照学生户籍比例的话,台大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台北,更值得注意的是全校平均每11人就有一人来自全台湾369个乡镇市区里收入最高的“大安区”,这同时也是台湾大学的所在地,因此台湾的教育分配仍因为出生所在地和家庭职业的关系,持续有着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教育城乡差距仍旧有着代代世袭情形。

  看完了台湾学霸们的台湾大学,再来让我们深度了解台湾中小学的状况,因为在城乡差距的影响下,台湾义务教育其实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也有许多的不公平,一些财政较丰厚的县市(大部分在北部地区),可以将教育经费大笔运用在义务教育中达到班班有计算机、班班有非常充实的信息软硬件设备,师资来源也是非常多元充沛,在课程的编排上甚至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授课。

  相反的,至于地方财政较为不充裕的县市(如台湾东部地区、台湾外岛地区和高山偏乡地区等),教育经费也都较为拮据,因为财政上连支付老师的人事费都有问题,对于学校内软硬件设备的维护更新就更难以支持了,更不用想在师资方面找寻到更多多元和外籍的教师至校园内长期教学,站在教育的立足点观之不平等劣势,立马就无法与城市里的学校学生竞争,最终在升学考试中都处于绝对劣势,在这几年台湾高考推出的英文听力成绩测验中发现到,台北市高中生平均都优于台湾其他县市的学生,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仍旧非常的大。

  除此之外,在台湾教育间的城乡差距上,突显师资问题。由于台湾一些中小学交通不便、生活机能不佳,教师任职意愿本来就不高,实时经过考试甄试录用的教师大多也不是当地人,对于偏远地区学校认同度又较低,同时偏远地区校园大部分都较小,教师又得兼任许多行政工作,因此造成许多教师流动较大,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不少都聘用代理老师,这样使得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也大打折扣,影响了学习效果。

  最后再从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地区因素观察到,大部分偏乡地区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经济情况都不佳,多数为隔代教养或单亲家庭居多,对于孩子的教育经费支出比起城市白领家庭教育经费支出相差了12倍多,家长对于孩子在回家后的课业生活上也缺乏照顾。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利,接受外来文化较少的学生也难以取得最新的信息,比起都市小孩少了非常多的机会接触不同文化,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间接也造成了教育资源城乡差距的扩大。

  台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就了当今台湾教育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虽然有许多教育的NGO组织定期定时去台湾偏远地区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让更多的偏乡小孩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小孩一样的教育资源,但这样做毕竟治标不治本,最终仍需制定完善的教育政策,尤其是在台湾“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等偏远和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政策,在秉持教育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前提下,培养专业的师资分布在偏乡地区,让更多的偏乡学子能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让台湾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达到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同样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和城乡问题也出现在大陆,但是教育是不能等的,在大陆各地区政府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多花点心力将教育经费完善到教育政策上,落实人人有书读、受教育机会均等,而不是再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发生将城乡教育差距再扩大。

  (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