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岸 海峡两岸   港澳内地   民俗风情   同根亲缘  

“我在大陆播种一首田园诗”

   

  在福建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有一家名为“摩天岭农业有限公司”的台资企业,创办人苏启洋、童来成和阮拓仁都是农业的“门外汉”。56岁的阮拓仁告诉记者,来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前,苏启洋做的是铝门窗生意,童来成开餐厅,他是教授国标舞的。因为看好大陆农业市场,他们从台中、高雄来到福建,做起了“台农”。

  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现有投资农业的台资企业23家,种植甜柿面积达23000亩,是大陆面积最大的甜柿品种引进示范基地。摩天岭农业有限公司目前种植甜柿数千亩,今年就将挂果产出。

  丰收在即,童来成喜上眉梢:“甜柿的经济效益很高,虽然生长周期长了点,但量产后一年内就可收回投资。”阮拓仁告诉记者,已经有很多人上门订货,包括不少从台湾来的客户,上周公司接待的一批就有一二十人。

  和他们仨一样,在大陆投资农业的台胞有不少是半路出家的。翁茂伟到武汉已经十多年,开过面包店,做过汽车装饰业,当过养猪顾问。2007年,武汉筹备黄陂台湾农业创业园,他与另一位武汉台商丁孝全一拍即合,把台湾大湖的草莓产业移植到武汉。

  “我要做穿西装的现代农民!”翁茂伟说,“我是农家子弟出身,对农业有特别情感。”

  1993年,林幸婉辞去了在台湾宜兰复兴工商专校的职务,随丈夫来到福州。3年后,她在永泰县大樟溪畔兴建了“千江月休闲农场”。2006年,这个福州首家台湾休闲农场入选“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休闲游景点”。

  “我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交通很不方便。”为了实现梦想,林幸婉认真学习做一个农夫,到福州植物园拜师学艺,亲自带着工人垦荒山、做绿化、建农舍……

  “台商忙种地”正成为一股新潮流。在江西吉安,一家在上海从事贸易的台资企业承包了10万亩地种树;济南台商赖恒雄原本从事摩托车配件生产,但现在他只负责自己6家公司中的农业企业;上海台商黄海伯多年前就宣布“解甲归田”“弃商从农”,修建了一座“大千庄园”,做起了“农家乐”生意……

  “我常说,自己是在大陆播种一首田园诗。”林幸婉说。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到园地里观察苗木的生长,“因为它们欣欣向荣的成长力量,能鼓励我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植我的事业”。

  (鑫华)

(来源:人民政协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