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层法官刘黎:审案2000余件无一信访投诉
6月3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召开刘黎法官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刘黎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副庭长、审判员,2002年进入法院系统工作,2006年到基层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六年来,刘黎累计审结民事案件2000余件,平均每年结案近400件,涉案当事人7000余名,无一信访,无一投诉,被当事人亲切地称为“值得信赖的法官”。
“在北京,我们遇到了好法官”
2011年5月,一对山西老夫妻将儿子单位告上法庭。不久前,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一天跟同事下班后在单位宿舍喝酒,后驾车外出,途中撞上电线杆,当场死亡。夫妻俩闻讯立即从老家赶来,以单位对员工酒后出行不加阻拦为由告到法院,要求赔偿近百万元。
开庭一了解,刘黎才知道,此前老人还多次抬着儿子的尸体横在儿子单位门前,并从老家叫来几十个老乡堵在单位门口,闹得单位没法正常工作。后来单位出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安抚费,但两位老人还是坚持让法官主持公道。开庭后,刘黎专门约谈了两位老人。一见到法官,老两口又泪流不止,老父亲拿出儿子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胸卡,断断续续地讲着儿子有多优秀。看到胸卡上年轻、秀气的脸,同样身为人母的刘黎瞬间体会到老两口的切肤之痛。整个下午,她耐心地倾听,到老两口擦干眼泪走出法庭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此后,刘黎的电话就成了老两口的热线,常常是咨询这咨询那,心里不痛快了也打过来,刘黎总是耐心地解释和开导。这样的电话不下40个。
刘黎还主动和司法局联系,帮他们聘请了一位法律援助律师,并调取了事故处理的案卷,详细查明了事故状况。给老两口看卷宗前,她特别在笔记本上记下:“现场照片要遮住。”
最终,依据事实和法律,刘黎驳回了两人的全部诉讼请求。老两口平静地接受了判决。他们说,已经想到这样的结果,之前都是因为心里憋屈没地方说,现在想说的都说了,该回家好好过日子了。离开前,他们向刘黎深鞠了一躬,说在北京,他们遇到了好法官。
不能让这样的路再伤人
北京朝阳区奥运村法庭辖区涵盖京藏高速、北四环、北五环等多条重点道路,不仅交通事故案件频发,多车连撞、死亡重伤等重大恶性案件也不在少数。这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刘黎手中。6年来,她审理了近400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及死亡的近80件,其中上诉案件仅有5件,无一发改,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3.4%,且七成左右的案件裁判后当事人能够主动履行。
2008年1月4日,16岁的高中生小兰放学回家,在来广营北路被一辆急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双腿截肢。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小兰的父母多次到交通队扯标语、贴大字报。最终,因赔偿数额达不成一致,小兰的父母将肇事方诉至法院。
为加快办案进程,刘黎提前向交通队调取了卷宗,认真研究案情,并尽早安排了开庭。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在庭审中,面对惨遭不幸的一家人,刘黎心里还是压上了一块大石头。为了让小兰尽快拿到后续治疗费,她迅速出具判决,并在判决后积极督促保险公司和肇事方履行赔偿义务。案件审结了,但刘黎心里还是放不下,就在此案审理过程中,又一起恶性案件到了她的案头,一名壮年男子被撞飞手臂,事故也是发生在同一路段。刘黎坐不住了,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她必须去看一看。
随后,刘黎先后5次跑到这一路段,边观察,边记录,对该路段存在的风险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她发现,来广营北路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车流人流量已经很大,缺少交通标志、标线控制,人车混行,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她迅速向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提出了道路整治的司法建议。
市交通管理局对此非常重视,很快在来广营北路安装各类交通标志153面,设置人行横道11处,施划交通标志线22000米,并增派了人手参与交通维护。此后,这一路段鲜有事故发生,一条“伤人之路”变成了“平安之路”。
这就是刘黎,崇高的职业追求,精湛的专业技能,真挚的为民情怀,她以亲身经历书写了一名基层法官的坚守和梦想。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