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腹中的“大脑”
看见题目可能读者们想问:“腹中的不是胃肠道吗?”不错!小编想说的”大脑”就是供给着人类能量与营养的主要器官——胃肠道。
早在多年前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尔松教授经研究确定,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在专门的物质——神经传感器的帮助下,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工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故此胃肠道便成了人类的第二大脑,也被称为“腹脑”“肠脑”。
胃肠道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其实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满腹经纶”“口蜜腹剑”“腹黑”等一系列的形容人的才华,性格,品行,思想的一些词语。当你饥饿的时候是不是会出现烦躁不安?当你在生气悲伤的时候是否会出现食欲不振?当你在紧张或者是惊吓的时候是否又会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呢?这几种情况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由此可见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是和胃肠道联系的。
那么胃肠道和情绪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可以举个例子说明,长期便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躁不安、孤僻等现象,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等精神障碍。调查公布的数据表明,有30%便秘患者患有抑郁症。患者长期便秘,大便长时间停留在人体内,有毒物质(如氨类)得不到清除,会对人的神经调节功能产生影响,造成部分患者精神上的损伤,加上病痛折磨,易出现抑郁症状。
研究证实,人的心情好坏与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就是其中两种神经递质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体内多巴胺水平过低,就会使人的情绪低落,产生厌世、对事物没兴趣、提不起精神等坏情绪。而五羟色胺作用更广泛,几乎参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所有功能,支配脏器功能、精神状态以及感觉的调节。而如此重要的五羟色胺95%都是在肠道合成的。
看到这里读者们是不是觉得应该重视一下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呢?也许胃肠道疾病的症状不如大脑疾病的症状的明显,但是作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是不是应该受到我们的保护呢?人体就像是一个装载着精密零件的仪器,不管是哪个零件出现了问题都是会使仪器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病小而不治!关爱身体健康,关注胃肠道疾病。
来源:人民网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