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 健康资讯   保健常识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这10个动作天天练,可能帮你省下一大笔医药费

   

  你的一天是否也是这样度过:久坐不动、浑身酸痛、没空锻炼……长此以往,不仅全身气血频繁拉响警报,甚至还会招来病痛。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着各大脏腑、沟通气血。《生命时报》特邀专家推荐10个保健小动作,帮你从头到脚抵御疾病入侵。

  受访专家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丁丽玲

  梳常梳头 发不白

  神仙洗头法,就是常说的干梳头,能提升一身阳气,有“千过梳头头不白”的美誉。

  十指自然弯曲,用指尖从前额发迹开始梳捋,经头顶,一直到脑后。再从前额发迹移向耳侧发迹,梳捋的方向始终是从前向后,速度要慢,梳100次。

  用手掌在脖子后面,横向来回搓摩,两手可交替进行,用力稍大,这样来回搓摩几十次后,颈部便发热发红。

  干梳头和搓脖颈都是通过外力方法促进气血运行,温热的手掌同时起到了热疗作用,经常坚持这些小方法,有祛症除根的效果。

  操作时要闭目养神,以一种愉悦的心境来做,这样紧绷的心弦就慢慢松开,压力也会随之舒缓。

  熨熨双眼,能明目

  超负荷的工作下,眼部容易老化,出现眼干、眼涩、眼疲劳等症状,甚至诱发眼疾。

  熨目,两手搓热后,用两掌心轻捂眼睛,掌心自然的凹陷正好覆盖在微突的眼睛上,不要按压;

  两眼在掌心内自然闭合,眼球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数周,再反方向转动数周,稍停片刻后,再从上转到下,从左转到右;

  熨目10分钟后,可用拇指或食指关节,沿眉毛边际,由内向外,依次按揉眉头、眉腰及眉梢;然后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内向外,轻轻按压眼下部位。

  熨目转睛法不但可以缓解眼疲劳,还能促进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眼皮松弛、眼袋隆起、黑眼圈等症状。

  揉揉腹侧 肝气舒

  人体的肝脏主疏泄气机,气机不畅时,邪气就容易滞留在腹部两侧,导致两胁胀痛,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状,即中医讲的肝气不舒。

  用两手掌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

  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30次左右;

  两臂伸直头上交叉,分别向左右倾腰,充分拉开胁肋部,配合呼吸,侧身倾腰时呼气,转正时吸气,左右牵拉6~8次。

  绕绕臂肩 避酸痛

  肩只有经常转动,节才不会僵硬。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养护肩关节的小动作,建议常习。

  自然盘坐,两手握拳放在腰后,左拳屈腕提至肩前。

  左拳向左前下方绕动,同时腰向右转,让腰身和左肩臂形成一个对拉的劲儿,手臂仿佛握住辘轳把一样上下摇转。

  叩常叩齿 健牙齿

  "叩齿”是延续数千年的耳朵保健法,正所谓:朝暮叩齿三十六,七老八十牙不脱。叩齿两种做法:

  一种是咬叩,上下牙要有咬东西的劲儿,叩齿速度比较慢;

  另一种是轻叩,上下牙轻轻碰撞,叩齿速度比较快。练习时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但不能太过使劲,以免损伤牙齿。

1
2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