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动作天天练,可能帮你省下一大笔医药费
旋旋手腕 防僵硬
“旋腕握固”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一个分解动作,可谓手部保健“快餐”,随时随地都能做。
拇指在内,其余四指握拢,放在腰间,先将左拳慢慢向前冲出,拳要握紧,向前怒目而视。
手指慢慢松开,由拳变掌,拇指向下。随后,左手向上、向左、向下旋绕,手腕几乎旋转一周。
转到手指向下时,拇指内扣,其余四指握拢,收回腰间。然后换右手重复同样的动作,两手交替练习。
做上述练习时,能刺激按摩井穴、原穴,畅通经脉气血,经常做不仅可以防
治鼠标手,还可以保健脏腑,延年益寿。
抬抬脖颈 血流畅
脖子僵硬、酸痛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原因是长时间固定姿势面对电脑、低头玩手机,气血容易瘀滞,肌肉、筋膜逐渐失去弹性,慢慢粘连在一起,变得僵硬、疼痛。
古代养生功法演变的“仙鹤饮水”招式,可以帮助人们牵拉粘连的筋结,舒经活络,减轻疼痛。
拔伸颈部,挺胸抬头,同时柔和缓慢地吸气;
下颌向前下探出,低头含胸,配以细匀深长的呼气。这一招相当于下颌向上、向前、向下绕了个圈,带动颈椎的拔伸、前屈。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动作。
踮踮脚跟 练平衡
人到中年,走路时常感觉脚后跟有刺痛感。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下面起到缓冲作用的脂肪垫逐渐退变而失去弹性,慢慢就会形成骨刺,产生疼痛。介绍一招“背后七颠百病消”,可以缓解足跟痛。
抬起后脚跟再落下,如此反复颠足,让后脚跟有节奏地轻震地面;
抬脚跟时,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微微并拢,将两脚跟提起,保持平衡,动作略停两秒;
落脚时,两脚跟先微微下落,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再颠足轻震地面。
颠足对脚跟是一种恰当的按摩和刺激,对男女来讲都非常重要,是生殖反射区,颠足产生的抻拉和震动可保健相应脏器。
颠足还能发展小腿后部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平衡能力。
扩扩胸膛 调肺功
伏案一族平时经常弓腰塌肩,整个胸廓是收缩的,肺叶得不到正常舒展,最容易胸闷憋气,严重的还会头晕眼花。教您一招,排浊纳新,调理肺功能。
两手从小腹前抬起,掌心向上,约与两乳同高。然后两臂外旋,两肘下垂,立掌于肩前,两掌心相对。
展肩扩胸,缓缓吸气,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仿佛后背能夹支笔;同时脖子后缩,稍稍抬头,小腹紧收。
然后,两臂向前推掌,肩膀要松,手腕要紧;
吐气结束时,两臂顺势下落垂于体侧,自然呼吸,重复上述动作30次左右。
练习时,应注意保持气息均匀柔和,不憋气,不喘息,也不要故意用力鼓胀或收缩腹部,中间可穿插自然呼吸加以调整。
击击命门 固肾气
命门穴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为养生要穴。中医认为,一个人肾精充足,则健康长寿,老而不衰;反之,则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发花白、手足不温。
全身放松,两膝微屈;两手握空拳,转腰的同时带动两臂,一只手臂砸在腹部肚脐附近,另一只手臂砸在背部命门处。
此动作以腰为轴,利用腰部转动的惯力带动两臂交替叩打,忌动作僵硬。
对体质要求也比较高,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须量力而行。对内脏器官的震动较大,初练时次数要少,力度要轻,以锻炼后感到身体轻松、微微出汗为度。
来源:生命时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