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 历代名家   当代名家   书画人生   名人轶事  

《书法导报》访谈 | 孟云飞: “读书新有珠船获;论古频看玉麈挥”

   

    孟云飞 1972年生于河南,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从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攻读书法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到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教授职称,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近年来,有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新华文摘》《中国书法》等报刊公开发表。

 

“读书新有珠船获;论古频看玉麈挥”

——孟云飞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攻读书法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又到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你在几十年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中,对书法学科建设有着深入的了解。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你认为书法专业从艺术专业到一级学科,意味着什么?

     孟云飞: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年会议第一议程将艺术学科独立升格为艺术门类,不再归于文学门类之下,成为新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2022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发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将书法学已与美术学并列成为“美术与书法”一级学科。书法进入一级学科,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显示出教育部门从学科专业上更加重视书法。同时,书法从艺术学、美术学门类中独立为一个专业,也与当下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往,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书法专业长期挂靠在文学、艺术学、美术学等其他专业中,由于美术、文学等专业大类与书法关系较远,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书法专业的长期发展。现在的书法学科发展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思考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优质教师资源是否短缺等问题。

    书法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并可设置博士学位具有重要意义,将其从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脱离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属性的学科门类。是从顶层设计上重新布局书法专业,一级学科的设立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成立一级学科后,还会在这个领域继续细分二、三级学科,也便于发挥每个细分领域的优势,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这样的资源整合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书法行业的繁荣发展也大有裨益,书法的专业化发展将更具系统性、体系化,学科的分类也会更加严谨。

    将书法专业设为一级学科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广大群众更加关注、重视中国书法艺术,鼓励更多人重视书法学习。书法成为一级学科,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如何弘扬中华文化、怎样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的命题提供了新的启示。传递出我国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必将促使书法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同时,全国高校也将获得提升书法地位的高品质的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大幅增加。不但鼓舞书法界的学者们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而且也会让更多非专业人士注意到书法艺术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学习书法等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让中国书法之美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不过,将书法专业列入一级学科,在短期内还会面临着很多困难,同时意味着更规范、更完善的教育制度与学科体系要求,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黄俊俭:现在的书法本科生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热衷于参加各种书法展赛;二是热衷于考研。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谈谈你的观点。

    孟云飞:书法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展赛,将自己的艺术水平展示出来,便于同行、师生、同学之间更好地交流创作理念、技艺和经验,取长补短,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此外,参加展赛也可以给自己设立目标,并能得到一定的反馈和建议,这些都对自己的创作有积极影响,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参加展赛需要经过一定的筹备和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书写内容、作品幅式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技艺和能力的考验,能够激发学生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所以,对于一个学习书法的学生来说,参加书法展览和比赛都是很慎重、重要的事情。不但对自己平时练习书法有个督促作用,而且能增加经验交流,通过展赛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在哪一阶段,使自己的书写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得到别人的指导,在书写中不断改进问题,克服以前的错误,进而可以提升书写水平。很多学生为了展赛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会经常反复修改以达到目的,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各方面水平都能得到完善,而且这个也是非常难得的经验。

    对于书法展赛,学生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向别人借鉴学习这是根本目的。参加展赛,纵然是抱着入选或者获奖的心态去的,但如果是因为水平达不到而落选,那也要学会面对结果不要纠结,并且在比赛展览后通过去观看入选展览作品,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思考自己的失误在哪里,为下次的参加展赛做好准备。如果能够入选获奖,那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说明自己没有走错方向。在参加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创作综合能力,只要我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比赛,那么过程就比结果重要。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学习书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体验。

    参加书法展赛,入选获奖,对学生们带来的益处是不可否认的,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书法高校的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展赛的名利诱惑也是很大的,对名利的过分狂热会让人变得浮躁、甚至贪婪。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个清醒的头脑。把书法学习和参加展赛分开,正确理性对待各种展赛,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依然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千万不要做书法展赛的“奴隶”。

    学习书法专业的学生情况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首先是真正喜欢书法的,其次是文化不太好想通过书法艺考能上大学的。书法专业本科生学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从事书法教学类工作,但由于当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师岗位尚未真正设立,因此多数毕业生只能从事书法培训,就业方式相对单一。因此,大多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继续深造,都是为了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拓展未来晋升空间。书法专业学生虽然就业面较窄,但考研跨专业现象却比较普遍,一方面在于虽然该行业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书法专业考研难度相对较低,所以认为自身专业不太好的学生,也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就读书法类研究生。

    黄俊俭:你非常欣赏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的一副对联:“读书新有珠船获;论古频看玉麈挥。”并以此勉励自己。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孟云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我认为天分、勤奋和修养这三者缺一不可。当然,还要学习方法正确,不能跑偏了,若是南辕北辙,用功越大则离目标越远。除此之外还有个机遇的问题。

    书法本于写字,写字者必须识字读书。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不但讲求将字写得合乎规范,而且要带有艺术色彩,若要成家的话,还要有自己的风格。书法艺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书法家必须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对于书法家来说,他在形成自己个人风格的过程中,由于性格而产生的定向选择就会使他在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具有个人的独特性。书法家的知识结构包括书法家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感悟;对书法本体、书法历史的研读;对文学、文字学、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的了解;对音乐、舞蹈、绘画的涉猎等。而每个书家也都利用自己的独特知识结构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古代的文人很少有专攻书法一门的,把它当作一行职业的更属罕见。他们的文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知识修养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文学、文字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的知识修养,同时也应包括待人、接物、处世、合道等真学问、实修养。所有这些学养融合起来对他们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书法史上自古以来书法家就强调学问修养,如果说李斯、张芝、赵壹、蔡邕还只是一个个较为个别的例子的话,那么到魏晋时的王羲之则可以算是第一代的以学问修养为书的典范。书法是被附着于文字书写这一行为之上的,这就使得书法先天地就与学问、修养、文化、品味格调等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其中担任牵连作用的,是文学——从文字书写到文学作品创作;再由文学到学问、修养,是一个在文化立场上看最为亲近、顺畅的沟通渠道。故而王羲之《兰亭序》不但是书法艺术领域的旷世杰作,而且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如果只有好的文章,但没有好的书法——那只是文学家,与书法艺术无缘;但也可能有好的书法,却没有好的文章——那是工匠或职业抄书手,也还不是文学家。只有当王羲之出现后,文学与书法才获得珠联璧合式的缀合。于是也才有了文人士大夫书家,有了书法的学问与修养。由此可以看出学问修养于书法是极其重要的。书法家有了很好的学问修养,就会大大增强书法艺术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书写时才能够视通万里,下笔如有神助,他的作品也才会由于自己深厚的学养而具有令人钦羡的独特风格。对于书法家风格的形成来说,有的知识对其书法风格的影响比较直接、明显,如绘画、文学、文字学等;有的知识对书法家书法风格的影响则比较含蓄、抽象,我们无法凭借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直观感受到,而必须通过思维、想象、联想去领略其意境和气韵。

    学问修养对于书家来说固然十分重要,但真正的学问修养不光是读读书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要求大学问,具有大修养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学问修养彻底付之于行动实践的问题。只有落实到书法专业本体上了,落实到人生的实际上了,方才是真正的“学问修养”,学养对书法艺术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有的学书者读书也不少,而书法水平却不高。对一个书法家来说学问修养与形式表现技巧应该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形式技巧是书法所必须的,应该占主导优势;学问修养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这说明它对书法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正确对待形式技巧与学问修养的关系态度应该是这样的,在强调学问修养的时候不要以此为借口而弱化书法专业技巧形式,也不要在讲究精益求精的专业技巧时而忽略学问修养。所以,“学问修养”的提出,旨在提醒学书者不但要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尤其要避免学养、书法、人生的脱节、要能“经世致用”。惟其如此学问修养才能对书家的风格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书法家的个性、人品行为、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笔墨表现技巧等都包括在内,在书家创作前会影响他的创作,作品既成又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从而产生自己的风格。书家的风格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如修养不到则勉强为之,势必导致矫揉造作,反而伤害其风格。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书法家来说,只有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以及加强文化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好的风格,所以那些成功的书法家都很注重自己品德的锻造。西方艺术家罗丹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我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翻译家傅雷强调,只有心灵纯洁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不是纯洁到镜子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所以说,人格是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的主观因素。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至高境界是抒情写意,所以对书法家来说尤其要加强品德修养,高尚其人格,否则其书法风格肯定高不到哪里去!但影响书法家书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自身学识修养、提高笔墨技巧是书法学习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既有高超的书法技艺,又有高尚的人品,那么他的书法为世人所看重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孟云飞作品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