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 历代名家   当代名家   书画人生   名人轶事  

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教授书法艺术琐谈

   

郝永伟/文

 

 

    纸媒、数字产品和网媒鼎足长存的时代,毛笔早已退出了传统社会里的实用功能,然而,面对千崖起伏、沧桑满怀的文化江山,书法不应成为太遥远的怀旧符号。尽管当代书法缺乏一种内在的批判冲动和理性关怀,但是毕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花样年华”。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文化气氛是一种处处渗透的精神契约。渗透到细处,所以使绘画灵秀、使书法雅致、使瓷器造极,甚至使市民娱乐也抖擞起来。”这份“精神契约”蕴含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记忆和人文景象。所以,书法在当代的勃兴并非于宣纸上谋得话语权的“长衫运动”,而是文化语境中的真正复活。书者不应失去凝神静虑、大胆取舍的心理高度,书法应该具备强烈而孤独的主体性,一如江湖语境中的那一剑的风华,高贵而强大,循范而破范,离群却悯人,醉意加诗意,世故的深情里蕴藏着坚韧的自卫,令行吟在生命边缘的人驻足、沉思、憬悟,从而在终极意义上提升历史文化的温度与亮度。可曰:书法,有书法的江湖。

     在当代学者型书法家孟云飞的书艺之路上,一息尚存之热血浇铸的禅武精神,思绪常新唯近酒的冲天豪气,充满“体道式”哲思的高妙棋艺,与书法技能、章法布白、笔墨气象、人生态度充分水乳交融,转益成一种有价值、有品节的生命范式。从刀锋的深度洞察笔锋的情怀,为孟云飞的书法江湖立此存照,可以从三个不同维度进行缕析。

孟云飞

    一、襟怀阔。

    笔墨天远,宣纸浓淡。书家的襟怀端赖其丰厚学识的积累。“功夫在诗外”,此言诚不我欺。孟云飞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教学之余,不忘进取,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在欧阳中石门下攻读美术学书法方向博士学位。2004年他华丽转身,成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原学风朴厚,问道之心不竭。2007年孟云飞又毅然迈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9年博士后出站,先后任《中华书画家》学术部主任、副主编等。坚定的脚印,坚强的攀越,一指望月,荡尽铅华。如果学历的提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识的老成,那么作为个体生命栖息之地的书房,足以供奉出一名学者所该具有的题中应有之义。孟云飞的书房,文房四宝齐全,宽大的书案流露着几分民国风度,古色古香的书柜中排满了书籍,苦心积聚的汗牛琳琅,能够让人间生命在都市沉沦中获得文化层面的救赎;满目缥缃的文化庭院掇拾出《陋室铭》里才有的绝尘之想和崇深景致。

     江湖路漫漫,十年磨一剑。在重重叠叠的现实镜像中寻找传统文化告别喧哗众生时的神韵与姿态,晴耕雨读原是要从水软烟浓的线装边缘着笔才好,所谓“气质变化,学问深时”。正如荣格所言:“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作为一个俊爽而不嚣张的儒家气质型学者,“孟云飞教授深知文化和学术研究对于书法艺术的分量。学者书法,总是受到文字学、文学、书论、美学的滋养。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点画的表演,更是千年文化的光华。汉字记载着自身演变发展的过程,承载了华夏民族厚重灿烂的文化,影响了炎黄子孙的审美观。作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不能不去研究国学,品读文化。”学殖深厚的孟云飞撰写了《文艺思潮对两晋书法的影响》、《流行书风浅议》、《唐代的书法教育与科举》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并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面世。另外,他还编纂了一批名家书论和书作,如《二王书艺研究》、《翰墨人生》、《翰墨情缘》等。开阔的胸襟有了精神肌肉和文化魂魄的支撑,始能展示出生命灿烂背后的真实。

孟云飞书法

     二、风骨俊。

     书品与人品等高,自古皆然。失去生命品格的书法,就像失去了蕴藏着千古侠义精神的宝剑一样,在苔藓密植和营造出的时间意境中,江湖渐老,锈痕斑斓,徒废铜烂铁尔。多年来,难以排遣的焦灼感、浮躁气、铜臭味、权力欲充斥社会人心,多少书坛健将主打当下流行的“书法牌”,掀起一场场快餐式的视觉盛宴来吸引大众眼球,他们过于追求大展大赛式的“宏大叙事”,好满足自身强烈的欲望。其实,真正能够传之久远的书作,必定出自有品格的书家之手,所谓关乎风骨,绝不妥协。而书家的风骨与江湖世界里的侠骨在传统文化维度上可以同气连枝,互相表里。“纵死犹闻侠骨香”,“射雕时代”身负国恨家仇、纯朴敦厚的郭靖身上有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神雕时代”身世浮沉、风流佻达的杨过身上也有之:亦狂亦侠亦温文。如此风骨,正是薪火相传的天地大美与大爱。

     孟云飞似乎具备传统武侠所需要的一应元素:书法、武术、象棋、书籍、美酒。在他看来,“书法就是纸上的武术;书法更是纸上的博弈。”他不但善于钻研武术和书法,而且还经常奔波于“楚河汉界”。在书法、武术、象棋博弈中,“体悟武术和书法的动静之美;体悟蓄劲、养气、起承、转合之妙”,他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和契合点。因此,孟云飞的书法风骨,霸气与灵气之外,更具侠气。2013年,因母亲身患不治之症,笔者曾陷入人生低谷。岁月倒流,世味浇薄,残余年华更不知如何度过。是侠骨丹心的云飞兄为我书写数幅作品,用书法的线条叙事语言,抚慰我的低迷与痛楚,调整我的生命基调,唤醒我的生活激情。此去经年,只存凭吊。当故乡因为母亲的离世而面目支离、青春不再,时常展阅云飞兄赠我的那幅四尺行草——蒋士铨的《岁暮到家》仍能获取慰藉:“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它给予我的是铭记母爱、永不相忘,面对死亡、勇敢生活的底气。总之,在传统江湖文化视域中,孟云飞的书法一面是关于江南那一湾烟水、百里钱塘的想象,一面是塞北大漠孤烟、折戟对残阳的描摹。 其间浩然之气,叹为观止。

孟云飞书法

     三、翰墨香。

     先有襟怀阔,仍需风骨俊,终得翰墨香。书家笔墨,需要多年的饱读诗书,需要人生的肺腑体验,需要对内在生命的忘我书写。襟怀与风骨观照下的翰墨馨香、故园清梦,不单单是明前龙井那令人心疼的风雅底色,还需要古树普洱般裹着时光沧桑,浸泡出一年老似一年的圆融与温润。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翰墨之香,来之不易。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匆匆那年”,孟云飞自幼苦练书法,且能博采众家。“他起初练习隶书,临帖《礼器碑》、《乙瑛碑》,随后又临习了十多年褚遂良的楷书《阴符经》。对钟繇的小楷《宣师表》、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苏东坡的行书《寒食帖》等,孟云飞都颇感兴趣。仅《兰亭序》,他临帖次数已逾百遍。他练字十分投入,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多年的勤学苦练,让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气、豪爽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有的如险峰陡石,气势磅礴;有的又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令观者为之动容。”从孟云飞的书法成就中可以品到学识、才气、激情,字如其人,一语中的。

     而今,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的他,依旧在跋涉中探求那个吴越同舟的书艺和江湖世界。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曾对自己的弟子孟云飞作如是观:“云飞人品好,诚实义气,他的书法颇大气、豪放,潇洒而敢于创新。”“孟云飞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书法风格’研究方面,在国内已经达到了比较领先的水平。”大师的点赞正好涵盖笔者所述诸方面,包括学识涵养,包括人品风骨,包括翰墨成就。说到底,古今中外,没有一种文化审美和文化意象会成为孤证,书法和武侠均是对不可能完美的生命进行尽可能完美表白的一种方式。二者的互补共融性,放置于当代书坛,足以成为清流一泓;放置于整个社会,也可作为刷新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文化途径之一。

孟云飞书法

     凭栏慨叹,当江湖渐行渐远,当武侠已成往事,孟云飞却情愿用一生笔墨去坐实那个“桃李春风一杯酒”、天涯初雪十分新的江湖世界。或许,因了他的努力,我们真的可以相逢,在不久的将来中的某一天:雨冷,酒暖,墨香,人多情。

     (郝永伟:中国书法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诗人、武侠小说作家)

 

 

来源:华夏人物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