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礼:隐居在樱桃谷的国画大家
隐居在樱桃谷的国画大家
——记国画家杨玉礼
中华人物网特约记者 艾国文
在2012年中国著名画家作品扶贫义捐义卖展拍会上,画家杨玉礼的作品展室人满为患、爆棚超限,众多观众积滞在他的画作面前引颈凝目、惊赞频夸。他那幅幅富有生活气息、自然底蕴、艺术内涵的精美画作,确实让人感到震撼不已、耳目一新。其中的“雷乡风情”、“山里人家”等作品未等拍卖,便被一家单位匆忙抢购。
杨玉礼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樱桃谷里一个农民家庭,在他七十四年的生涯里,没条件拜过谁为老师,更没条件专门到哪个美术学府学过画艺,也没有到过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去实习写生,然而许多画家又都是他的老师,很多画册都是他曾经熟于胸腹的教材,生他养他的家乡大自然更是他启蒙画画、步入美术殿堂的长廊阶梯。
他从小家里困难,不用说学美术了,就是上普通的初级小学,他都感到家里的负担沉重,但他那与生具来的美术天分却聚随无冺。学龄前他随着大人们耕作、放牧、砍柴、采药,家乡山东半岛上那千奇百怪、如幻如梦的仙境山水经常令他激动不已,这些自然中略有凸显的峰石岫谷、崛干虬枝、奇花异卉、残碉古道、村落街巷、曲径林荫等不论那一种景致画面,甚至是经常接触的人物、动物植物、花瓶瓷碗、衣饰摆设等场景物件,只要让他看在眼里 就马上不停的在他的心中脑海里反复印记,反复描摹。曾经作为著名电影《地雷战》拍摄场地的家乡风景“镇妖石”、“叠流瀑”、“隐身松”等景物已经在他的脑海呼之欲出、形于面前了。那时他没有笔,只用手指和树枝在墙上或地上,把心里这些记忆物象画在上面,看到的人无不惊叹他的灵异聪颖,更有的大人夸他“画龙像龙、画虎象虎”,“那小子能耐,画啥像啥”。当他上学之后,不论上美术课还是美术作业美术考试,次次都是一百分,在经老师的夸奖和许多人的启发下,他萌生了当画家的念头,并立志要考美术学校,那时他认为能够考进美术学校,就是自己所向往的画家了。为了这个梦想,他废寝忘食、无暇他顾。
杨玉礼在家乡专心做画
然而,他并没有踏入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不但美术学校没进去,就是普通的初中也读不起了。他失去了仅有的那么一点课堂学美术的机会,他痛惜离开了老师那每周一两堂课哪怕是浅显儿科的辅导,当时让他食不甘味、痛不欲生。但是,他的画家梦仍然顽强不息,他学习美术的痴情心劲不但没有冷却,反而更加执着。他没有教材,就到哪家去看年画,有时他一直守到年底,把人家揭下来的旧年画大着胆子要下来留着描摹。没有老师,他就哪家做木柜碗橱跑到哪家,看师傅们画柜面箱门。最让他受益的还是他不惜辛苦搜集到的一些名师的画集,平时他到亲戚朋友伙伴家,只要看到有画画的书籍就想换来或是求取回来。每到城里办事他也绕到收购站废品纸堆里,将翻到的一些古人或名家的书籍画页偷藏回家。用这些办法他收藏了《芥子园画谱》、《古诗画意图集》、《古今名画》等书册及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画家的散页画作,而且得到一个他就描摹一个,得到多少他就描摹多少。对每一本都细致的揣思,对所有得到的画集画页都精心的反复描摹。就这样他描摹了吴道子、唐寅、赵孟頫、齐白石、徐悲鸿、关山月、李可染、黄胄等多位美术大师的作品,他现在之所以说许多名师都是他的老师,就是缘由于此。同时他也经常跑到周边城市去看展览馆画展,特别是在他得到基层政府领导的认可聘他到学校代教美术课的十年里,得到了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聆听到钱松岩、费心我、许勇等美术权威专家的指导,更使他受益匪浅。当然最主要还是他的刻苦临摹、常年写生和勤奋创作,实现他技艺的一次次质的跨越,他没条件走遍名山大川,家乡的山山水水却印遍了他的足迹。在常年对这些自然风景中写生裁图,选景框物中,对大自然本身的色彩、结构进行了仔细的思索,本能的提取了那神秘、高深、冥邃、鬼斧神工的艺术蕴质,他曾经这样画过五千多幅习作,三百多幅创作画稿。他日日如此、年年往复,一画就是六十多年,一画就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时光。也正是这样自然的描摹、专致的汲取和无束的涉猎,使他博采融汇了众家之长,练就了他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夫,打下他成为国画大家的坚实基础,形成了他自己那清新、舒盎、峻傲的独特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