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 历史人物   神话故事   百年老号   考古发现   传统文化  

郭沫若与秦始皇的“纠缠”:民国时骂 建国后夸

   

 

  按理说,前人已逝,后人不应再论及前人的功过是非。但郭沫若却和秦始皇苦苦“纠缠”了一生,从大骂秦始皇到艰难转变观点,直到最后依然无法改变初衷,引得推崇秦始皇的毛泽东也写诗给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

  和郭沫若“纠缠”了一生的秦始皇,像镜子一样折射出郭沫若早年与晚年之间的巨大变化。

  四十年代:大骂秦始皇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郭沫若在重庆。当时,蒋介石一面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面加紧镇压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露出了法西斯专制的狰狞面目。郭沫若、阳翰笙、夏衍等人的160余种剧本均被列入“取缔剧本一览表”中,不准出版,不准演出。郭沫若的行动也受到特务的监视。但是,郭沫若没有屈服,他在《新华日报》上撰文疾呼:“连话都不让老百姓说,那是很危险的事。”还对友人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文禁愈严,总是灭亡之期愈近。”密布的文网,促使郭沫若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秦始皇。他写出《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收入《十批判书》。

  对于秦始皇“普天之下大烧其书”,郭沫若说:这无论怎么说,也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书籍被烧残,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人都知道,郭沫若所批的秦始皇,就是蒋介石。面对蒋介石的屠刀,郭沫若高呼:“书是禁不完的,儒是坑不尽的,秦始皇是快死的。从左闾里已经有篝火起来了(引唐弢文)”。他甚至让戏里的主人公高渐离公然呵斥秦始皇:“如今天下的人都是和我通谋的,天下的人都愿意除掉你这个暴君,除掉你这个魔鬼,除掉你这个……”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在写作《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有个叫程憬的人,在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秦代政治之研究》,歌颂嬴政,意在拍蒋介石马屁。郭沫若读了程文,怒火中烧,一口气完成了四万多字的批判文章,那气势真如“长江大河,飞沙走石”。

  五六十年代:艰难的转弯

  出乎郭沫若的意料,他的挚友、导师、心中的太阳毛泽东,却钟情于秦始皇。其实,这信息早在重庆报纸发表《沁园春·雪》的时候,就已经透露出来了。但那时二人的关系尚属诤友,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还被毛主席列为延安整风文献之一。尽管郭文的原意是惋惜正直的知识分子李岩被杀,指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重用权臣、骁将,不用知识分子,为此他甚至想写李岩和红娘子的悲剧,以警后世。但毛主席却从文章中总结出“革命胜利后不能骄傲”的历史教训。文章虽说见仁见智,可毛主席把郭沫若的史论当作革命的镜子,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了这一层关系,郭沫若骂骂秦始皇就没有什么不便的地方了。

  五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事情是由范文澜的一篇文章引起的。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说:“这篇文章引了许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我国的传统,引了司马迁、司马光……可惜没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这时有人插话:“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主席立予驳斥:“民主人士也称我们是‘秦始皇’,我们与他们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

  如此明确地肯定秦始皇,而且是点名民主人士“骂我们是秦始皇”,这不能不使郭沫若惊悸。于是,他开始了艰难而又苦涩的转弯。

  六十年代初,郭沫若出版了《读〈随园诗话〉札记》。全书凡77条,其中第8条就是《论秦始皇》。在《诗话》中,郭沫若重谈焚书: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

  “普天四海大烧其书”变成了办图书馆,为了转过这个艰难的弯子,郭沫若可谓煞费苦心。

 

来源:历史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