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界 警察故事   公安英模   警事出击   警方提示  

抗洪一线的拼命三郎——松北公安分局乐业派出所代理教导员陈剑英

   

进入8月以来,哈尔滨市经历了15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松北公安分局乐业派出所代理教导员陈剑英,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连续12个昼夜坚守堤坝,直至累到咳血被送往医院。被誉为关键时刻冲得上,坚持住、能打赢的抗洪一线拼命三郎。

带病请战呼兰河

8月19日,松花江哈尔滨段突破警戒水位!哈尔滨告急!松北告急!灾情就是命令。肩负松花江、呼兰河和肇兰新河一江两河防汛重任的松北分局,以汛情为令,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于8月17日打响了抗洪抢险的攻坚战。</??xml:namespace>

乐业派出所位于松北区的西北部,肇兰新河和呼兰河两条河流流经辖区,堤防总长占松北区的四分之一强,是松北区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地区。乐业派出所负责的堤坝是位于哈呼公路和呼兰河杨家大坝堤段之间,大约2公里长的土坝。这道土坝安有2道闸门,和另外两条民堤合围成的三角地带,保护着河套子里村民耕种的粮食、养鱼池,以及住在这里的七八户村民。这道土坝防汛能力较弱,是镇里条件相对较差、较为险要的防汛段,也是镇里的重点防汛区域。

布置工作时,代理教导员陈剑英来了。这个已经病了四五天的病号,让所长李昊犯了难。李昊心疼陈剑英准备安排他带领民警在所内值班备勤,自己带其余民警和辅警全部上堤。可陈剑英说啥也不答应,他知道所里满打满算只有8个民警,加上辅警也不过10人,多个人就多份力量,所以主动请缨上了阵,“你们都在堤上,让我咋安心!”

从这天起,陈剑英的主要工作地点就固定在呼兰河这段土堤上,他带领民警一连12天没离开过。他不仅每天雷打不动巡堤查险,执行警戒、劝离进入防汛区域的群众也冲在前面。上堤后,他和民警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劝离进入防洪区域的群众。这段土坝是呼兰区经哈呼公路通往乐业关家的捷径,住在这里的村民从这条路走可以节省10公里的路程,镇里驾车的村民习惯打这过。为了不让群众走冤枉路,陈剑英按照分局要求,拉设警戒带,设置警示标牌,宣讲市政府公告、晓以利害,及时向群众通报情况。

除了每天从这里经过的车辆和百姓,这里因为鱼池众多,前来钓鱼的群众也非常多。虽然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配合民警的工作,但还是有个别群众抱着侥幸心理,驾驶越野车通过村屯里的小路驶上大堤打渔。

上堤后,陈剑英和民警们发现大堤个别地段已出现明显的松软、塌陷迹象。他们知道这是大堤的水下部分经多日洪水浸泡,表层土壤被水泡囊冲走后,上面土层成片陷落后造成的。近8米宽的坝顶路面虽然瞅着还平整,基础却在洪水不停地冲刷下松动。不知情的司机一旦驾车经过,后果将不堪设想。陈剑英立即向指挥部做了汇报,在通往坝上的乡间小路堆放沙土,将前后两头封闭,硬性阻断。过往的群众看着平整的路面被封,需绕道行驶,纷纷表示不满,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有的群众甚至不听劝阻,执意要开车通过此路段,陈剑英就将其拦下,好言好语说明险情,劝阻离开。

最让陈剑英头疼的是一些骑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是步行进入的钓鱼群众。这些群众和陈剑英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民警发现了,我就收杆;民警走了,我就偷偷再找个地方安营扎寨。警进人退,警退人进,民警与钓鱼群众之间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尤其以每天凌晨为甚。这段时期,水边最浅的地方也有2米深,人一旦滑下去就会没顶!为此,陈剑英在每天全时巡查,随时发现、随时劝离群众。他每天徒步巡查的行程在10公里以上,车巡达到20公里。嗓子喊得发炎了,腿也站得浮肿了,双脚更是磨出了大泡。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剑英连续清理、劝离的群众1100人、车辆400多台,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度汛,未发生一起溺水亡人事件。

在坝上执勤是超乎体能的付出和意志的考验:晴天时,骄阳炙烤、尘土漫天,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雨天时,坝土湿滑,地势坑洼,寸步难行。这天气也来凑防汛的热闹,时不时来场瓢泼大雨,民警不是浇了个透心凉,就是成了落汤鸡。穿在身上的衣服淋湿了,又被体温烘干,再淋湿,就这样都不知干了、湿了多少回,衣服上泛起一道道涸啦,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坝上路面窄,无法支起帐篷,陈剑英和民警的休息就只能在车上。秋季早晚温差大,他们白天穿着短袖警衬常热得冒汗、夜里穿上春秋装却常冻得常瑟瑟发抖。艰苦的条件、高强度的值守任务,陈剑英的病情加重了。他常常发高烧,一宿一宿地咳嗽。所里人手少,他只是口服了一些抗感冒和止咳药挺着。同志们问起,他总是那句话,没事,昨晚凉着了,病情的治疗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

奋力抢险三号闸

8月17日以来,呼兰河段汛情严重。8月19日凌晨3时20分,松花江水位突破了正常警戒线。尽管已经做好了预警工作,但洪水来势之大、之急,还是出乎意料。陈剑英坚持带领民警加强了对该堤段的巡逻。

在防洪抢险工作第一线,陈剑英安排民警们轮班休息,而他自己却经常几天几夜睡不好。8月25日开始,坚守在呼兰河堤上的陈剑英病情加重,开始咳血。同志们发现他病情加重了,都劝他休息,他总说:“现在任务重,等洪峰过后我就去看病!”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掉几斤秤,也不能出一丝差错!

8月18日,呼兰河洪峰即将通过,水位不断上涨,堤段2号和3号闸先后发生渗水,汛情告急,陈剑英带领民警配合镇里干部及时抢修,防止了河水倒灌淹没农田。

8月23日14时,陈剑英得到消息,3号阀门再度渗水。堤坝出现渗水,一旦倒灌,堤后的整个村庄就会受损,2万亩苞米地、20个养鱼池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堤段上蚊虫四起,路面泥泞,他与所里民警一路奔跑赶到现场,抢着与防汛的乡镇干部、村民一道,就近取沙填土、肩扛手拎,将30吨泥沙迅速装入1000余个丝袋中,搬运到渗水点进行加固。一百多斤的沙袋两人一袋搭手就走,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次抢险下来每人要搬运几百袋沙袋,这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不容易干的活,何况身体虚弱的陈剑英!

8月28日,呼兰河洪峰平稳通过乐业所辖区段。此时,陈剑英已经连续咳血三天,剧烈的咳嗽使他夜不能寐。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的休息,他除了巡堤,就是坐在车外远远的地方休息。看着他强打精神支撑的难受样子,民警强行把“绑架”到医大一院。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他恳求医生:“现在是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所里缺人,给我开点药,打打针顶盯一下行不?”医生拒绝了他的要求,告诉他的战友“你的同事病情很严重,再耽搁就会出大问题”。这时他才不得不住院治疗。经医生检查诊断,陈剑英是由于过度劳累,感冒加重导致肺感染,病情加重造成了咳血。

就是在医院里,他对所里的防汛工作也放不下心,对讲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时刻关注收听分局、所里的防汛工作动态。他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怎么样,堤上还好吧,水退的咋样了?”

坚守岗位的夫妻档

陈剑英满心牵挂的是所里的汛情。他忠于职守的背后,却是爱人独挑重担,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陈剑英的爱人叫车晓辉,是道外分局办公室的一名民警。道外分局在这场迎战洪峰的战役中也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她同样战斗在工作岗位。

在坝上执勤间隙,他也会想起妻子,想起年幼的孩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可身为警察,作为领导,履职尽责,不辱使命永远是他不变的选择。在第三次抢险结束的早晨,病情加重的他给妻子拨了一个电话,听着电话彼端有些疲惫的声音,他忍住想对妻子和盘托出对病情忧虑的想法,尽量保持平缓的语气,淡淡地安慰妻子:“我知道你的工作压力大。你和孩子委屈了!咱们都是警察,我又是基层领导,我们关键时刻不能退缩啊!”

大灾面前,抢险战场,他甘做强堤固坝的基石。他用不畏艰险、奋勇当先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顾大局、讲奉献、敢担当、勇争先”的松北公安精神。也用实践证明了,松北公安民警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忠诚无畏、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铁军。 (袁泉 葛亮)

 

来源:人民网  由中华人物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