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名师精英   教育资讯   学校大全   学生时代   留学就业  

读《重庆巴蜀中学校史》有感

   

此为读《重庆巴蜀中学校史》自1929-1950年部分,原称《重庆私立巴蜀学校》(简称为:巴蜀学校)。

重庆(私立)巴蜀学校乃当今巴蜀中学的前身。现今闻名遐迩的巴蜀幼儿园、巴蜀小学、巴蜀中学均脱胎于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上将)一手创建的重庆(私立)巴蜀学校。

凭借巴蜀中学为八十华诞完成的校史,再现了王缵绪先生在从事军政四十年的同时,以赤热的爱国情怀,始终坚持以教兴国的远大理想。自1929年创办巴蜀学校至1950年将此校贡献国家的感人事迹,均出自于巴蜀中学被封存已久的史料组成。其史料真实之宝贵,乃六十年仅见。掀开巴蜀中学六十年前历史的尘埃,将回归错位角色,揭露多年以冒名顶功的说谎者。巴蜀中学六十年前的历史,是此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份。史料证明王缵绪先生在担任军政数职的同时,完全以个人之力负责担当了十八年的巴蜀学校董事长职务;记载了王缵绪先生在历经创建与创业时期的苦心及劳顿的全过程;阐述如何组建他的教育团队,又是怎样支撑与带领着他们跨越漫长的战争年代,从而体现出巴蜀学校在抗战时期的悲壮与成长、重建与发展;详尽了巴蜀学校在整个抗战中,为我民族灾难,免费承担抗战军人子女与失落儿童就学;将使巴蜀校园成为了全国民众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文化中心,吸引众多人士来校进行演讲;展现了巴蜀学校为国家与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翔实地记录下了巴蜀学校是怎样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使本校成为校中翘楚;并已收获数以百计各界名流的题词及赞赏。完全呈现了巴蜀学校在六十年前的历经磨难涅槃重生的辉煌历史。

巴蜀中学既然是八十年的历史,以它今日的辉煌,不得回避是建立在王缵绪先生所创办下的巴蜀学校那坚实的基础之上。尤其重要的是,巴蜀学校是伴随着国难战争中发展与光大,它在整个抗战之中为国家与民族承担责任并做出重大贡献。最不可否认的是,巴蜀学校这段最为难忘及沉重的血泪历史,它因其真实而获得存在的意义。现如今,巴蜀师生已全然不知其意义所在。作为巴蜀师生应值得关注与了解自已母校的这部厚重历史。它是一部借往察今的研究依据,是缅怀教育先贤们的动人画卷,是了解巴蜀学校由开创到发展成名至今的真实写照。但!这一切的一切为何只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仅仅成为这次参加八十周年校庆活动的校友们的秘辛。

校史载:1943年6月6日,巴蜀学校第一个周年校庆活动是在战火中隆重举行。当年,以王缵绪个人声望及地位与他那坚定持教兴国的教育信念,吸引并感染着社会各界人士,引发近百军政要员高度赞誉及肯定,纷纷题词赞许王缵绪先生创办下这所成功的巴蜀学校。当时,因版受限《大公报》仅载题词内容有:林森、孔祥熙、居正、何应钦、陈立夫、谷正纲、徐堪、曾养甫、沈鸿烈、王世杰、陈果夫、朱经农、余井塘、刘峙、许世英、杨公达、张一尘、郭沫若、顾翊群、雷啸岑、包华国、温少鹤、何鲁、李奎安、汤壶峤、黄炎培、郭松年。与此同时,孔祥熙、何应钦带头出资并发起为王缵绪先生持教精神集资活动,修建王缵绪先生兴学纪念堂,以志景仰。事后,王缵绪执意将这笔巨款用在了日寇炸毁学校的修复工程,未能实现众人所愿。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学校而言,会有如此的百官重视,在中国历史上纯属绝有,非同寻常。

掌握川军大权  坚守以教兴国

巴蜀学校创建于1929年,王缵绪先生以十万银元买下重庆嘉陵江南畔的张家花园(占地100多顷)作为巴蜀学校校址。在此,王缵绪先生将破旧园林创建成符合他所要求的全新式教育环境,确是一个浩大工程。于是,王缵绪先生从规划与设计、购料到施工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与心血。

当时,王缵绪已任(刘湘部)北路总指挥与第三路总指挥兼任四川盐运使,及国民政府行政院军政部所属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长为冯玉祥)。就在他担任军政数职的同时,依然不忘以教兴国的远大目标。在此期间,他不但投入筹建巴蜀学校,还创办了重庆《巴蜀日报》社。正是因为他涉事筹备与创建巴蜀学校耗时过长,曾受到刘湘的指责,要求他专心军政。于是,就发生了被众人都无法理解之事,王缵绪公开发表辞军职。原文载1929年5月18日重庆《大中华日报》、《巴蜀日报》。事后,他的辞职报告未获军内批准,但刘湘对其决心投身教育行动,为之改变了以往干预态度。于是,王缵绪为缓和一场风波,将在巴蜀校园特指一园取名为“湘院”,仅代表安慰刘湘能够理解而已。

1932年8月,一个规模宏大的巴蜀学校终于建成。8月2日,王缵绪向全社会公开发表《巴蜀宣言》,其内容介绍了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纲领以及他的办学宗旨。他强调说:“开启民智、教育救国”,以通过办教育达到挽救国家,改变民族的命运。

彼时的中国人民,贫穷、愚昧、落后、挨打;彼时的巴国渝都,生灵涂炭,狼藉到处,伤痕成片;彼时王缵绪将军悟以教育挽救中华的希冀,创办了巴蜀学校;他决心以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开创新式教学制度,实现他的育人理想。如何使学校完成这个目标,构建一个契合理想的教学制度,是这位创始人早已完成的课题;王缵绪所发表的《巴蜀宣言》是具有先进的理念及纲领,它包涵了教育理论为指导。他提倡以“手脑并用,身心互通”的方针设置课程,让学生不拘于书本知识;以“儿童本位”为教育原则,和“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设定“公正诚朴”为校训,在他所创建的纯粹校园环境中完成好知识及人格塑造。

重金聘用  外省人才

据校史记载:“1932年底,周勖成与夫人邱鸿仙和女儿周钟耀、周钟铨一家四口及孙伯才等五人抵达重庆。当轮船停靠朝天门码头时,王缵绪、卢作孚等早已等候多时,即刻用专车将他们接到巴蜀学校“湘院”住下,安排随员伺候左右。王缵绪先生为表示亲切,当日专设家宴为他们接风洗尘。随后二日安排有关人士陪同宴饮于中央公园西餐厅,观看川剧,游览南山等等,给予隆重礼遇。为此,引起当地文教界们的妒忌。但是,王缵绪慧眼识才,力排众议,高薪聘用江苏教育专家周勖成为校长、孙伯才等人主持校务(注:周勖成月金166大洋、孙伯才月金155大洋)。”读校史中,周勖成描述当时交谈内容与经过:“承王(缵绪)校董告诉我们筹备巴蜀幼稚园及小学校的苦心以及经过,将多次告诫我们他对于教育方法方面的主张和态度。他认为自教而教、学,而教、学、做,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变迁,趋向固然是对的,只是不足以救济教育本身上的缺陷,就是教而不养。他极力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试验他的教育理想。我们便根据了他所制定“手脑并用”的教育目标、“儿童本位”的教育原则和“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以及“公而忘私、正大光明、诚实不欺、朴实无华”即“公正诚朴”为校训治理学校;仅在四之后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在西南地区的成功实践典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各界精英,造就了无数栋梁。”读周勖成校长在《巴蜀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到:“民国二十一年,王公抱兴学隆教,作育后昆的美景,向江苏教育当局物色主持人选,当时我本有遨游蜀中佳山水之逸兴,遂应约入川。我与友人孙伯才欣然就道至渝,王公委以创建本校的重责,我感其至诚,自当殚精竭虑,不辞劳瘁,以期无负王公的重望。”

“路遥之马力,日久见人心”。历经18年的事实见证了,巴蜀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王缵绪独具慧眼,不惜以重金聘用首任校长周勖成,确是一位好校长。我们既是感谢,也不可忘记伯乐,在力排众议之下,跨省招聘千里马。

历经劫难 资助教育

1933年巴蜀学校正式开学,就意味着巴蜀学校之开办已处在国运极其危恶的时代背景之下负重前行,伴随着无数的苦难、灾难与劫难。读校史便知,王缵绪先生完全以个人的经济实力,支撑着巴蜀学校这片天地,为之苦心孤诣、为之扩招名师、为之遮风挡雨、为之援助资金,可从未遇到“雪中送炭”。相反,在建校之初,就遭遇到刘湘的指责,不惜辞军职以明志。
王缵绪先生曾先后投入巨资创建巴蜀学校及购置新型教学器材,以高薪聘用符合其教育理念的校长及名师主持教务;学校自开办完全秉承校董王缵绪的教育革新理念,学校各项大事均由校长报准确定之后方可实施;校长仅在遵循本校宗旨及理论的指导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全部教学过程当中。

据校史记载:“巴蜀学校自开办18年以来,学校所有经费完全由校董事长王缵绪一人承担,除去支付现金之外,他私建临街铺面37套房屋长期出租以供养学校正常开支。从未收取学校的分文费用。为了弥补抗战期间办学经费的困难,他曾再次变卖房产支付办学经费。1938年初,王缵绪从抗战前线返川就任四川省主席时期,曾两次立下字据“将自有房产捐充学校”,亲笔书写证明书“缵绪私建(史料:一览表上)将各处房地产,每年所收租金悉数捐充巴蜀学校日常所用,并特此申办由学校与租户直接订约征收,籍明确权力永久。此证王缵绪谨据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一日”。为了学校教师队稳定和提高,所聘人数逐年增加。当时仅教师人数达到42人,由于抗战期间物价上涨,经济处于危机,教师生活受到影响。可校董王缵绪坚持以较高标准发放教师薪俸。全校教师薪俸每月支出约150万元,而一学期学费总收入130万元。另有记载:曾在日军强攻四川之时,王缵绪以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率军出川抗战前夕,社会上其它学校早已关闭,巴蜀学校也面临难以为维继。于是,周校长上报为减轻学校经济负担的建意措施,被校董王缵绪将以回绝,并不惜再次变卖家产决非改变他主张的教学方针与“教养兼施”的制度。”(解:“教养兼施”含义即教又养)。
巴蜀学校自诞生伊始,是由王缵绪担学校董事长职务整整十八年,他付出了最大的能力,竭尽全力为贫苦人开学路入不敷出。

国府指定“战时学校”

抗战初期,王缵绪接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之际,将是大半个中国已被沦陷的危机之时,此时他引中央入川。重庆为“战时首都”,不言而誉是全国政治军事的文化中心,作为省主席的他,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是何等艰难,他领导着四川民众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由此,四川随引申到战争日益残酷,生活环境面临艰难的特殊时期。王缵绪代表国府指定巴蜀学校为“战时学校”,收容大批战区流落儿童及抗战军人子女免费入学,为国家与民族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与此同时,在保证学校正常开课的同时,王缵绪还将巴蜀学校作为了整个抗战时期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中心,不断地开展抗日救国的各项活动。他特意安置第二十九集团军的警卫连驻校加强护卫,并接纳众多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如:周恩来、黄炎培、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郭沫若、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潘公展、齐燕铭、田汉、翁文灏、潘序伦、胡风等,先后在巴蜀校园开展各项抗日活动与重要演讲。抗战之初,巴蜀学校为教育学生报孝祖国,将中国已被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省区命名各班级,提示师生不忘收复失地之志,如:辽宁班级、吉林班级、黑龙江班级、宁夏班级、绥远班级、热河班级、康西班级等,另开办了童子军班。尤其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校董事长王缵绪亲自题赠“毋忘国耻”铭刻在巴蜀学校毕业纪念品(墨盒)上,发挥了深刻的教育作用。

巴蜀学校在国难危亡时期,成为了全国民众的“战时学校”后,为之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考验,同时也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但巴蜀学校始终顽强地坚守着持教办学。在最为坚苦的环境下,王缵绪不遗余力的苦苦维系,数次变卖家产,援援不断地支撑着教学经费,以全力支持教育团队才将巴蜀学校的辉煌成就发杨光大,创办下教学成果。

在整个抗战之中,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屡遭轰炸,中央政府无处办公。作为全国民众的抗战后方的省主席王缵绪,不但把自已的居所贡献出来,作为抗战军部,还将学校两处校舍免费安置中央政府就地办公,为国家解决了极大的困难。与此同时,巴蜀学校已是举世共知被誉为全国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中心地位,所带给巴蜀学校身处险境。校史载,日机九次炸毁校产达到一千多亿(银元)。但巴蜀学校从未停止办学,主动为国家承担职责,并完成了“战时学校”的任务及义务。

1
2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