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教师被肺癌拖垮倒在校门口 挥别35年讲台
天地君亲师,教师,被国人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老师为我们导航,没有他们,我们将迷失方向;老师给我们营养,没有他们,我们将枯萎消亡。
师魂,总在我们身边,总在基层。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杉木村小学“挑夫校长”代天久,用肩膀为孩子挑起了一日三餐;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夫妻小学”教师廖占富,守护深山25年,送出去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村小教师周永斌,三尺讲台站了35年,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挂念着孩子们……
是他们,用信念、行动、时间,来铸就一道道师魂!
他们,就活跃在广大城镇、农村,活跃在每一个学校。
从今日起,华西城市读本面向南充、达州、广安、巴中、广元,寻找川东北最美基层教师,将他们感人的故事奉献给读者。如果你身边也有令人尊敬的老师,请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征集热线:96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他用生命来诠释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用一生来守护了一个学校,对于他的工作,我没有资格做评判,只能用一首词来做说明:公路旁,一村小,洋槐荫荫,灰瓦白房……”这是5月18日,在广安市广安区白马村、石梯村村小教师周永斌的追悼会上,他的女儿周明霞的《悼父·答谢词》。
坚守讲台 35 年,2014年5月8日,周永斌因肺癌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追悼会当日,广安区火葬场来了400多人,大部分是当地村民、他的学生、退休教师,我们没想到,因为没邀请他们,他们全是自发前来吊唁的。”周明霞说。噩耗袭来隐瞒病情他倒在校门口
“周老师晕倒了,快送医院。”2014年1月15日,是广安区白马小学学期结束开总结会的日子,55岁的石梯小学村小教师周永斌与同事张学敬老师走在校门口时,他一下子晕倒在梯步上。张学敬赶紧找来车将周老师送到石笋医院,紧急抢救后才慢慢醒来。
由于病情严重,周永斌被送到市人民医院,在医生的再三追问下,周永斌才承认自己一个月前就已有吐血现象,为了不让家人和组织担心,考虑到自己是包班教学一年级,一旦请假学生就没人教了,一直忍着病痛没告诉任何人,准备放寒假后到成都检查一下。
医生通过检查确认是肺癌晚期,必须转院治疗。由于周永斌的两个女儿均在成都安家,他的妻子在帮大女儿带小孩,家里就只有周永斌一个人。病情严重,张学敬马上拨通周永斌家人的电话告知实情。
当日,周永斌的女儿女婿就将他接到了成都肿瘤医院治疗。入院后,周永斌肺部胸水已淤积到极点,一般人最多放一天血水,而他却放了整整24天血水,从2月18日起,他全靠人体蛋白和放化疗维持生命。5月8日,周永斌永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教育事业。魂牵讲台梦里还带学生朗读课文
“其实去年国庆,我爸在成都就查出肺部有阴影,只是没确诊是肺癌。我们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时,他却在10月7日一大早偷偷离开了。他回到家才给我们打了个电话,说他不回去学生就没人教了,不能误人子弟。后来,我们几乎每天都给他打电话,他都说身体没问题,还报喜说好了。”追忆父亲,女儿周明霞放声大哭。
“在成都住院时,学校只剩下两名女教师,他经常打电话过问村小的事情。当他听说自己离校后,小偷两次晚上进校偷窃,他恨不得马上回校,因为他在石梯村当村小教师35年来,学校从未发生过偷窃事件。有几次,他在梦中还给学生上体育课,喊叫一二一,还朗读课文。”周明霞说。
白马小学教导处主任游忠信与周永斌老师共事近30年,他眼含泪水告诉记者,周老师所教的班年年名列年级前茅,几乎每年都是区乡表彰的优秀教师,去年还当选广安区十大优秀村小教师。
“今年1月10日即将期末考试时,他只给我提了一个小要求,说最近身体不适,行走不便,希望留在村小监考。当时我答应了,但如果我细心一点,可能会发现他已病入膏肓了。”游忠信说。
讲诉
学生
得知噩耗哭了几天
提起周老师,65岁的村民周世杰赞不绝口。“周老师是好人,对学生简直比对自己的娃儿还好。我的儿子孙青林和孙女孙茂萍他都教过。”
周世杰说:“我儿子读书时很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有逃学的习惯,周老师就经常到我家来给他单独辅导、做思想工作。通过他的努力,我那娃儿硬是变好了,尽管没考上大学,但现在出去打工一年也要挣几万元。只要一回来,就要去看望周老师。”
“孙女孙茂萍听说周老师不能教她了,伤心地哭了好几天,还与同学写了很多祝福的话语,从门缝里塞进他的寝室,期盼他们的老师早日康复。”周世杰说。
“周老师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有他在石梯村小坐镇,我们放一百个心。35年来,学校没有一件安全事故发生,每个班的成绩均是名列前茅。”白马小学退居二线的老校长余长寿说,由于石梯村小在马路边,周老师每天都要在校门口接送学生;每天晚上,周老师都要打着手电筒在校园巡逻几次。
同事
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2011年秋天,马玉婷、黄敏到石梯村小任教,对于她们来说,周永斌不仅是一位好领导,更像是她们的好父亲。
马玉婷、黄敏清楚地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周老师跑上跑下,不仅将她们的寝室布置妥当,还亲自下厨为她们准备了一顿接风宴,让背井离乡的她们非常感动。
以前石梯村小基本上是男教师,现在一下来了两个女教师,夏天洗澡便成了一个问题。马玉婷、黄敏不好意思说,正当她们为此苦恼时,没想到学校请来匠人给她们修了一个简易浴室。后来一问才知道,这是周老师给学校领导汇报后特批的。
家住岳池的黄敏介绍,每次她们星期日下午返校,周老师都会准时接她们,帮忙提东西,下厨煮饭给她们吃。不仅如此,周老师还为她的终身大事忙碌奔波,她的男朋友来了,周老师亲自下厨张罗,还贴酒贴菜,不是父亲胜似父亲。也正因如此,她们在这里教书父母放心,她们也安心。
家住仪陇的马玉婷说:“周老师住院后,我们曾多次说要到成都看他,他都骗我们说病快好了,很快回来,不用去。我们通过侧面了解到周老师的病情,最后决定5月10日一起包车到成都去看他,车都联系好了,没想到5月8日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留下终生遗憾。”
廖小兵 游小飞 孙朝银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余勇 摄影报道
悼念
父爱如山 12 年没买过一件衣服
周永斌有两个女儿,妻子没有工作,孩子没成家前,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非常注重女儿的培养,18年前,当大女儿小学毕业后要到广安二中上学,他眉头都没眨一下,就将自己的祖屋以3400元的价格卖掉,供女儿读书。
紧接着,二女儿也到城里读书,为供两个女儿上学,周永斌12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全从亲戚处捡旧衣服穿。如今,两个女儿均已大学毕业,在成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了幸福的家庭。
“爸爸,以前我不懂您的艰辛,不能体谅您的难处,现在才知道,你那微薄的工资是如何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四个人的生活,两个孩子的学费,是怎样一丁点一丁点省下来的。你从不伸手向别人借钱,从不坐出租车,从不下饭馆,您却总是给我们足够的生活费,让我们吃好点,穿暖点,可您和妈妈在家吃的是咸菜下饭啊。爸,你总说没能给我和妹妹存点钱,没能给我们留下点资产,但是爸爸,您知道吗?您留给我们的东西是无价的,我们从您身上学到了做人要真诚、要正直、要善良。”在《悼父·答谢词》中,女儿周明霞如此回忆亲爱的父亲。
来源:华西都市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