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作业的寒假怎么过
马上就是寒假了。对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们来说,这个寒假有点不一样。日前,北京与贵州陆续传来为学生寒假作业“瘦身”的消息——北京市教委日前下发通知,首次明确规定今年寒假除初中毕业年级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不留书面作业;贵州省教育厅则严厉规定“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以下,在放寒假后还带着一本寒假作业回家时,你可以让孩子拒绝做作业甚至把作业还给学校。”
“不会吧?”听到这个消息,在北京朝阳区某中学读初一的张筱一竟然有点不相信。等确实从媒体上核实了消息,孩子的心里就只剩下一个感觉:“太棒了!这下可以好好玩玩儿了!”可对家长来说,这事儿还真有点喜忧参半。
“孩子这几年都没好好过一个春节。”和很多家长一样,这份寒假作业到底做还是不做,如何做得好,凌芳一直也很困惑。凌芳的孩子在吉林长春市读小学六年级,每年春节亲友们来家里,孩子总是玩一会儿就被赶回书房去做作业,回一趟爷爷奶奶家也不敢多逗留。都说寒假作业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这话一点儿没错。“一个图形题把我也整糊涂了,只好上网找答案。有些数学题远远超出了一个六年级学生的水平。”更让凌芳郁闷的是,老师给班上成绩好的学生颁了“免写金牌”,可以不用做寒假作业。而她的孩子假期每每苦海作舟,可每次开学后成绩并没有得到改观。
“开学总有一堆新的事情要忙,收那么多本假期作业,摞得跟小山一样的,哪有时间都看完,大体翻一翻‘阅’了就是,实在没有精力。”秦小如是北京石景山区某小学的班主任,同时她也是一名孩子家长。“现行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社会发展这么快,以后他们怎么适应?父母和老师越早放手,越有利于孩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当她听说今年可能取消寒假作业后顿感轻松,马上上网浏览木偶剧院、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近期的活动内容,“首博去年有一些手工课,我约了几次,可惜我和孩子时间都少,最后只去成一次。”
去年寒假快结束时,北京培英小学的家长齐芒不得不带着孩子在公主坟麦当劳赶了一天作业,让他吃惊的是身边不乏低着头抄别人作业的孩子。而他的一个邻居全家去三亚过年,索性“想得开”得把作业甩给了代做寒假作业的公司。
前天,孩子齐乐回来告诉他取消寒假作业的好消息后,齐芒一时喜忧参半。家里的保姆回东北了,年底他和太太都很难请到假,不可能在家盯着孩子。齐乐高兴地说,他已经跟几个同学在商量着假期怎么玩儿了,滑冰、电玩、去孤儿院看小朋友……齐芒心里却在盘算哪里有靠谱点儿的托管班或者冬令营。“最好是能边玩儿边学点儿知识。马上小升初了,如果为了孩子一时的轻松而放弃加码,将来后悔的肯定是他自己,我相信他以后会理解的。”
“孩子的天性是玩儿,教育应该为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正是我们国家最欠缺的东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教授王立东告诉记者,“但我也看过一些寒暑假作业,动辄枯燥、重复性抄写,有些题目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却硬要设一个答案给孩子们的思维画上框框。这是毫无意义的。不妨让孩子从案牍和电子设备中暂时解脱出来,接接地气儿,全家回乡探亲访友,逛逛公园和商场,重归亲情的温暖和人际真实的情感交流,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王立东给北京、贵州的新措施点了一个“赞”。
来源:人民政协网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