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名师精英   教育资讯   学校大全   学生时代   留学就业  

念 师 恩

   

    辞别一个个校园,多数老师在记忆中成为过客。也有常常忆及的,因为少,便格外觉得珍贵,暗暗起誓,要在每一个感念师恩的季节,将他们的形象逐个描画下来。今天要记下来的,是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李岳。

    她在我初三时才来到我们班,圆脸短发,白皙面庞上架一副黑框大眼镜,虽然是大学刚毕业,上课也并不生涩。第一堂课上,同学们因为对新老师的好奇而略略收敛了吵闹,她似乎也准备充分,我想象中的冷场局面并没有出现。
    很多年后,学生泛泛地回忆起某一个老师,往往会是这样:他(她)讲课的内容,已在记忆里隐没,所能打捞起来的,也就是他(她)在课堂上的神态、动作以及与课程并无直接关系的细节。如果某个老师在这些细节方面并不出众,结局就是被大多数人很快遗忘。这些细节在学生们课间课后的谈论中,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老师形象。
    李老师也是这样。她外表干练,讲话干脆利落,讲课应该很少依靠教辅。她喜欢一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握着粉笔,随着讲解轻点指头。讲着讲着,脚步就从讲台上慢慢移到了课桌边,往往在第三排站住。那时候我经常坐第三排,可以看到她的手撑在我桌子前端,白皙的手指落满浅浅淡淡的粉笔灰,是我少年时代对于职业的向往。
    她偶尔会讲起她在大学里面的趣事。有一次,她向我们描述一场女生间的篮球赛:女孩子们在赛场上跑着跑着忘了规则,一窝蜂地纠缠在一起,相互厮打着抢球。那时候女生们都爱美,大多留着长长的手指甲。一场厮杀下来,很多人身上都披挂了指甲痕。几年之后,当我在学校篮球场边为班上女生摇旗呐喊时,场上时时出现的混乱局面让我想起前事,不禁莞尔。
    我有一个执拗的想法,如果觉得某一个人或事物好,就会希望他们永远是起初的样子,一点也不愿意他们改变。我敬佩李老师的干练而略有男儿之风,觉得她这个样子,便是很好。然而有一次上课,李老师走上台来,从来是短袖长裤的她穿了一身草绿色带黑格子的裙子,一头短发烫成时髦的卷卷。台下学生惊呼,台上的她腼腆。我则怅然若失,直到她后来头发长长,剪掉卷发恢复成以前的样子,我才适应过来,觉得她这样才好看。现在想来,老师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有什么不好?反倒是我,小女孩的心思有点可笑。
    然而,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留下她的印象,更重要的还是,她有机会让我感受到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真诚。那时候,因为对于语文的兴趣,我渐渐得了她的欣赏。虽然不是第一次拥有这个待遇,但她是第一个让我产生亲近之意的老师。欣赏之余便有了格外的关心。她常常在午休的时候叫上我和同桌的女生去她宿舍聊天,既然午休于我是件苦差事,当然极为乐意。她说过的话,记得最深的是,“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讲啊,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我感动不已,虽然并没有跟她诉说或求助,但这样的关心对于一个有些孤僻的女孩子来说,无疑心里暖暖。我朴素地想,她对我这么好,有机会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
    然而真的可以为她做点什么的时候,机会却错过了。大一寒假回家,母亲偶然讲起,我开学不久,有个人到家里来,自称是我以前的老师,想要借我的高中语文教材。她不太认识她,也怕我自己还要用书,就婉拒了。我听了她的描述,就猜到是李老师。我很生气地责怪母亲,这些书我留着有什么用呢?就算有用,她需要,我自然借。然而责怪也没有用处了,都那么久的事了。至今,想像李老师没借到书失望离去的样子,仍深以为憾。
     去年回家,偶尔遇到镇上一个生意人,交谈起来,他竟然是李老师的父亲。便也得知,她早已不教书了,结婚之后在长沙自己创业,很辛苦,但还算成功。我听了,默然半晌,想托他替我向老师问好,但想到借书一事,终于没有开口。
 

作者:湖南省湘潭市   周畅书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