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 环保人物   环保资讯   环保科技   人与自然   能源信息  

荒山沟变成“聚宝盆”

   

“治理之前,村里的山就像那座山头一样,没有一棵树。”彭寿高指着远处的一座荒山说。而现在,莲花村早已不见荒凉之景。

这个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的山村,在以往,开荒垦地、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模式大面积存在,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山变秃头河枯萎,莲花湖成垃圾堆;库塘渠堰野草满,天干半月用水难;每逢下雨心发愁,泥石翻滚如猛兽;舍得辛苦十年种,有幸获得一季收。”竹溪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李炜说,这首打油诗便是当时的真切写照。

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仅靠上级拨款和督导是不够的。“百姓向山要粮,没有保持水土的意识。上级拨款建水保工程,养护不好的话,过段时间又变原样。”李炜说,“治荒要先扶贫,让老百姓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从绿色生态中获益,才能真正做好水土保持。”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彭寿高认定家乡的绿色产业大有可为,2012年回到蒋家堰,投资5000万元建造了竹溪珍稀植物博览园。

“坡耕地每亩400元/年、水田每亩500元/年,我们和农户签订了16年的租赁协议,让农民年均增收4500元。”彭寿高算了笔账,他的苗木种植带动了周边村镇2200多农户增收致富。如今,苗木种植面积已有8600余亩,苗圃基地栽植红豆杉、桂花、银杏等20余种苗木300多万株。

为让彭寿高安心“种树”,各级水利部门也出台了配套措施。“刚起步时,这里缺水,得抽水灌溉,有时甚至要请消防车送水。”彭寿高说。2015年,湖北省水利厅工作组入驻莲花村,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连通了莲花沟、龙堰沟和刘家沟三条水系。静水变动水,彻底解决了彭寿高的后顾之忧。

在彭寿高的带动下,近两年竹溪县陆续涌现出近200个林业大户,吸纳了约2亿元的民营资金,完成宜林地造林4.5万亩。

不止竹溪县。近年来,湖北各地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今日成了众人竞相承包治理的宝地。

在孝感市三里城镇柏园村开办茶园的谈汉波说,这里的土壤多为花岗岩风化沙土,非常适宜茶叶生长。但是一遇暴雨冲刷,就会损毁田地水塘,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如今,三里城镇引进38家茶企,建起了万亩茶叶科技示范园区。在水利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茶园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有田、林、路、塘排灌水系的层层保护,实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环境治理好了,茶场老板们也都赚到了钱。“我们今年的茶叶收入可以达到4个亿。”谈汉波说。

“这是一条政策引导、民资投入、规模化经营、开发式治理的水保新思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湖北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贺俊称,民间资本的介入,既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鼓励老百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昔日荒草荒坡的山沟沟正在变成“聚宝盆”。贺俊称,湖北各地积极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大水保”格局,让大山里的创业家和村民获益。

 

 

来源:人民日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