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佛头“回家”记

   

  自今日起,台湾佛光山将正式开始展出一尊精美的北齐佛像。这次展出,吸引了两岸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因为这尊原藏于大陆河北幽居寺的佛像,其佛首与佛身曾分隔19年,并最终在台湾星云大师的玉成之下完成了“聚首”。而本次佛像在台湾展出后,它也将作为两岸共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象征回归故乡,被信众香客膜拜瞻仰。

  5月21日的佛光山,天气未阴,僧众穿着整齐干净的法衣列队,为一尊佛像举行迎请仪式。自星云大师开创佛光山,尤其是建立佛光山世界宗教博物馆以来,在佛光山展出过的佛像不计其数,但这一尊,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跨海赴台展出前,这还是一尊没有佛头的佛像,而展出结束,佛像“回家”的时候,它的身首将在暌违19年后合二为一。

  前世幽居寺主佛

  河北灵寿县城50余公里外,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幽居寺。这座寺院始建于北齐天宝八年,是北齐的皇家寺院。寺内佛塔供奉三尊汉白玉佛像,也是幽居寺供奉的主佛。其正中的释迦牟尼像由高叡为亡伯大齐神武皇帝高欢和堂兄文襄皇帝高澄敬造,代表了北齐皇家雕刻的最高水平。

  高叡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弟高琛的儿子,是北齐皇裔宗亲、三朝元老,一生见证了北齐从弱到强,又从强走向衰亡的历程。他曾经主持了幽居寺的扩建工程,而扩建幽居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放置他为亡伯、兄、父、母、妻及自身功德而虔诚敬造的释迦牟尼佛等三尊石佛像。据了解,这尊释迦牟尼像采用当时最好的石材———河北曲阳汉白玉雕制,以一块石材一次雕成,佛首肉髻变低变平,面相变圆,这是北齐最标准的做法。

  作为一个只存在了28年的短命政权,北齐文物能流传下来的非常稀少,而这尊释迦牟尼像不仅流传下来,而且还保留了佛像的题记,其中记载了建造的地点、造像者以及为之造像人的姓名、官职,还有所造佛像的佛名。这使得这尊释迦牟尼像成为一件孤品。

  幽居寺一度香火鼎盛,仅寺内僧众就曾多达2000多人,占地100多亩。北齐灭亡后,寺院渐渐荒弃、毁坏,直到唐代,才对寺内的宝塔进行了重修。

  1982年,幽居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部门在四周建起围墙,并制定文保员定期巡查。但这没能阻挡文物盗窃者,1992年,幽居寺第一次被盗。阿閦佛佛首被盗走。事件发生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考虑将佛像进行异地保护,但砖塔门口太过狭窄,必须拆掉塔门才能将佛像移出。权衡再三,文物部门把塔门封死,希望能保全释迦牟尼佛和无量寿佛两尊佛像。没想到,1996年2月,幽居寺第二次被盗,犯罪分子又将剩下两尊佛像毁坏,敲掉并盗走了佛首。虽然当年4月案件就被公安机关侦破,但两尊佛首却未能追回,有迹象表明,佛首被盗后不久,即流失海外,踪迹渺茫。

  第二年,这三尊佛像的佛身被运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以便更好地保存。2013年,河北博物馆试开馆,这三尊佛像也同大众见面。观众每每在佛像前驻足,看着佛像自肩部以上空空如也,都唏嘘不已。

  今生19年后再“聚首”

  2014年6月,失踪了18年的释迦牟尼佛佛首突然再度现身。只是,这次出现,它已不在燕赵大地,而是出现于千里之外的宝岛台湾。

  当年年初,一位信众向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提出,要向佛光山捐赠一枚雕于北齐的释迦牟尼佛佛首,如常法师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查阅资料时,相关人士发现这尊佛首很可能就是幽居寺1996年被盗的释迦牟尼佛首。得知此消息后,星云大师说:“佛教文物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产,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应该让佛首回归原处。”此后,他通过有关方面联系国家文物局,表示一旦确认佛首确为河北幽居寺被盗文物,愿无偿捐赠,让佛首回归。

  在多方调查之后,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这尊佛首确实就是幽居寺的被盗文物。星云大师慨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去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签署协议,将这尊佛首的所有权移交给国家文物局。

  “在台湾举行身首合璧仪式,是我局为感谢星云大师无偿捐赠佛像的义举,同时也为了实现大师希望在佛光山实现佛像合体后再运回大陆的心愿,尤其是考虑到2015年5月在台湾举办捐赠仪式、2016年3月在北京举行回归仪式,有助于彰显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国家文物局国际组织与港澳台处处长朱晔表示。在这样的美意之下,今年5月初,残高150厘米,宽90厘米,约重1吨的释迦牟尼佛像佛身与其他54件(组)文物一道,乘坐飞机飞赴台湾展出,并在今日举行隆重的身首合璧仪式。

  未来两岸文物交流前景广阔

  朱晔介绍说,此次一道赴台参展的54件(组)共计77单件文物中,还包括张道明夫妻造阿弥陀佛立像、龙塑三年造像碑等一级文物15件,

  这些文物共同组成了今日正式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揭幕的“河北省佛教文物展”。这一展出,将在佛陀博物馆持续至2016年2月,不需预约,无论大陆赴台游的游客还是台湾本地的游人香客都可随时前往观看。而展出结束之后,佛首与佛身将一起“回家”,于2016年3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佛首回归仪式,并在国博短期展示,之后,将归还河北博物馆永久珍藏。

  其实,在这一次的释迦牟尼佛“聚首”之前,两岸文博界已经有过不少令人瞩目的合作。“2011年两岸合璧展出的‘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就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12年‘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将分藏于台北与大陆的武丁、妇好文物合璧展出,寓意了两岸一家、早日团圆的美好愿望,成为两岸文物交流与合作的一段佳话。”朱晔说,此次佛头佛身合璧,也将成为两岸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文物保护的代表性事件。

  而近年来,在两岸文博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物交流蓬勃发展,在两岸文物展览、专业人员往来、学术交流、举办专题活动,以及文物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两岸故宫将合作举办的建院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更是值得期待。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河北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