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sdfasd
更新的文章内容
【推荐】  不幸家庭迎来好继父  我出生在湖北天门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14岁那年,父亲罹患肺癌,永远离开了我和妈妈。  父亲的离去让妈妈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我的身上,虽然失去家庭顶梁柱的我们...【全文】
【推荐】  大学时候,我就读的是美术学院。说到画画,我很自豪同时也很享受。只是,我的学习成绩和我的人一样。平淡无奇,最后只是勉强毕业而已。  小娇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室友兼闺蜜。她和我...【全文】
【推荐】  喜欢旅游的朋友,没到一个新的地方,尤其是一些闻名的景点,会忍不住在那里留下一点什么比如在某一个显眼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名字,比较普遍的是爱在一些柱子、墙壁或者竹子上刻上“到此一游”...【全文】
【推荐】  琳琳是我的学妹,在我们学院是出了名的小美女,嘴巴甜蜜,长得小巧玲珑,很受男孩子宠爱。我俩是在合租房里熟悉起来的。当时我和她看中了同一家出租房,一个人住太大,两个人刚好合适,一来...【全文】
人物展示
是打发斯蒂芬
发布内容
母爱不放弃 她再生新儿拯救白血病儿
    未来生新儿将用脐带血救哥哥

  为了救身患重病的5岁儿子,宁德寿宁一对夫妻租住在仓山,打工一年多。几次配型不成,母亲戴滟毅然作出决定:再怀一个孩子,用新生子的脐带血来救患病儿子。

  这原本是毕淑敏小说《血玲珑》的故事情节,现在“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来。

  5日,在位于仓山市体校附近一个破旧的小民房内,记者走近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对即将配型能否成功的担忧,对即将出世孩子的憧憬,让作为母亲的戴滟在忐忑与希望中坚持着,她说:“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都不会放弃”。

  为儿治病

  父亲徒步20小时回家只筹到1086.7元

  5日午后,阳光明媚,在仓山一出租的木屋里,昀坤又独自坐着发呆,自从生病后他常常这样,戴滟早已习以为常了。突然他扭头对母亲说:“妈妈,电视里那么多人得了我这样的病都好不了,我们不要治了,把钱省下来给我读书吧。”白血病让这个只有5岁的孩子变得极为敏感。

  2005年3月,昀坤告诉刚回家的父亲他的膝盖经常发疼,胡生金还以为孩子贪玩撞到了骨头,便带着他去了福安县医院,初步诊断为风湿性肺炎。久治不愈后,一家人辗转奔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孩子的病给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胡生金花光了积蓄,卖了家里的粮食,还把昀坤爷爷奶奶的棺材本也扔进去了,他甚至让亲戚帮忙贷了几千块钱来治疗儿子的病。

  到了8月份,他已无法继续支付化疗费,医院的押金已经不够了,胡生金决定再回老家筹款。为了省下几块钱的路费,下午5时,他徒步从福州出发,穿过森林公园越过鼓山朝寿宁方向一直走,这是公路未通前宁德至福州的“古道”,如今早已荒废,胡金生就这样在山路中跋涉回家。

  到第二天下午3时,他终于走到了宁德,这一路上他只吃过3个光饼喝一瓶水。然而,这次“长途跋涉”后他只为儿子筹到1086.7元,这对于巨额的医院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爱心无界 无数好心人捐款近8万

  榕城的媒体最早介入和关注昀坤的病情,在媒体的呼吁下,榕城市民、学生、老人、孩子、甚至农民工都纷纷解囊,为这个家庭送去自己的一份爱心。最终,第一笔捐款1.7万元都交到胡生金手中。

  在胡生金家中,记者见到了一个简易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捐助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都是胡生金当时请求他们留下的,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回报这些好心人。但是本子上仅仅写下了捐助者的姓氏,所有的捐助者都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字,胡生金说:“能得到帮助是我们家的大幸,好心人的恩情我们会记在心里的。”

父母这颗感恩的心也影响着孩子。昀坤做完化疗后,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和敏感,几次吵着说要放弃治疗,但是,只要母亲戴滟说:“你不治了,怎么对得起那些帮助你的人呢?”昀坤立马就安静了。

  去年8月底,一个美国华侨听说了昀坤的不幸,决定帮助这个家庭。第一次,他托同事给昀坤一家送来了2万元人民币,10月份回美国前,他又送来了一笔捐款。

  几次下来,无数的好心人为昀坤一家捐款近8万元。有了这些捐款,昀坤的病得以继续治疗并开始寻找骨髓移植的配型,但事情的进展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

  配对不成 母亲欲再生新儿救子

  几次配型不成,让胡生金一家重燃起的希望几乎破灭。戴滟救子心切,无意中听医生提到脐带血可以救白血病的孩子,便作了个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决定——再生个孩子,用它的脐带血来救大儿子昀坤。

  胡生金没有同意,他说:“当时我还没找到工作,昀坤的病已经花了很多钱。现在再养一个孩子,生活的压力会更大。”胡生金告诉记者,他从没想过生两个孩子,而打算把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用来培养独生子昀坤,在孩子得病前,他甚至准备在县城租个房子以方便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过完春节,戴滟还是说服了丈夫,再生个孩子用脐带血救子,这条路戴滟走得异常艰辛。胡生金上班后,她一人带着儿子,还要照顾家庭。而让她最担心的是,医生说,即使是用新生儿的脐带血救大儿子,几率也不是很高。

  生活艰难 一家三口从未放弃

  为了省下一些钱,今年2月份,胡生金将房子租到位于仓山的市体校附近,找到一个民房内隔出的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间,一家三口便搬了进去。胡生金上班地点在洪山桥,每天他都要骑着自行车南北两头奔波,他上班后,戴滟一人在家都吃的都极为简单,而且她从不买衣服。

  戴滟说,搬家后,她不敢对周围的邻居谈起昀坤的病,她希望昀坤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被当作一个病人,而是像一个普通的孩子。他们甚至在打听周围的学校,希望找到一家能接收昀坤的幼儿园,因为孩子太想上学了。

  在采访中,昀坤拿着本子开始写一些简单的字,这些都是胡生金空闲在家时教他的。写完作业后,他又打开自己的柜子,倒出一堆零角的钱开始数,数了半天,他发觉数不对了,便问母亲:“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钱?”“我没有零钱买菜,拿了一点。”戴滟不想欺骗孩子。昀坤有点生气了,噙着眼泪说:“这是我准备上学的钱,你不能拿走。”其实,他全部的积蓄也就十几块钱。看着一脸稚嫩的孩子,戴滟有点心疼又有些担忧,她说:“这个孩子一心想着上学呢。”

  再过一个多月,戴滟的预产期就到了,但现在她担忧的事情却越来越多——她担心孩子生下后,丈夫要照顾母子三人而失去工作;她担心自己营养不良,会影响腹中的胎儿;她担心孩子生下后,脐带血和昀坤的配型不吻合,毕竟这只有25%的机会。

  但是,不管怎样,戴滟从没想过放弃。她说:“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都不要放弃”。

 

来源:知音网

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