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sdfasd
更新的文章内容
【推荐】农历春节,长辈给小孩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自从微信有了抢红包的功能,在手机上发红包、抢红包几乎成了很多人春节期间的头等大事。微信群里因红包每天都上演着人间百态:有发红包上瘾...【全文】
【推荐】整洁的家里突然变得肮脏杂乱;父母无端奇怪的指责和怀疑;没事儿默默掉眼泪;总和你絮絮叨叨……老人出现这些情况,你可能认为是他(她)变难缠了,变得没有耐心。其实,出现这些情况,说明父母老了,...【全文】
【推荐】生活中,有些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的配角。他们在心里觉得,有人做主角就好,不必自己出头,“配角”是性价比更高的角色。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全文】
【推荐】一个人的血型会对性格特征有一定影响,比如A型血的人追求完美,B型血的人兴趣广泛,AB型血的人多具有两面性,O型血的人重视实际。除了性格,血型其实跟男女的床上表现也有一定关系,日本英文杂志...【全文】
人物展示
是打发斯蒂芬
发布内容
微信抢红包,暴露心态

农历春节,长辈给小孩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自从微信有了抢红包的功能,在手机上发红包、抢红包几乎成了很多人春节期间的头等大事。微信群里因红包每天都上演着人间百态:有发红包上瘾的,有没日没夜抢红包的,有从来不发的,也有抢了红包不吱声的……这些行为后面都有什么心理?

发红包也会上瘾。玩过微信的人不难发现,群中经常发红包,而且出手阔绰的人会更受关注,被群友们看作“财神爷”。不少“财神爷”甚至以发红包为乐,越发越上瘾。这些人在朋友圈中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发现发微信红包能获得他人关注时,这种反差让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还有,看着别人哄抢自己发出的红包,自己宛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施舍者,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备受关注和尊重的感觉会让人上瘾,于是红包越发越多,出手越来越阔。

守着手机抢红包。掉在地上的一元钱可能没人捡,可是微信里一元钱的红包却足以让人疯抢。原因是地上的一块钱捡后也就没下文了,而微信群里的红包有时发起来没完没了。那些没日没夜抢红包的人,多是怀着积少成多的心态疯狂地收集红包,也有人抱着搏一搏的心态,渴望着自己手气好时能抢几个大的。两者都是被金钱的渴望推动着,欲罢不能。差别是后者抱着侥幸的心理,也更容易上瘾。当然,也有的人纯粹用抢红包打发时间。

从来不发红包。每个群里总有一些人,他们只抢却从不发红包。人与人之所以能结合成社会,互惠互利是一个重要前提,因此人们从骨子里抵触那些光惠己不惠人者。而那些从来不发红包的人,说白了就是吝啬。虽看似精明,占尽别人小便宜,实则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现实当中也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有些人虽然也发红包,可是总是抢得多,发得少,其本质与不发红包者无异。虽然大家表面上无话可说,实则心知肚明:这个人不值得深交。

抢了红包不感谢。这种人常见两种心态:1.从没把感谢他人当回事;2.抢了却又羞于承认,以为不说话就没人知道自己抢过,可以蒙混过关。第一种人显然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认为既然有人发我就抢,完全忽略他人的感受,只关注自己的目的。第二种人内心保守而纠结,给人感觉并不坦荡。

当然,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和心理过程是复杂的,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在红包行为上的表现,还要从实际情况去体会。

 

 

来源:生命时报  由中华人物河北网编辑上传

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