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文化   民族人物   民族工艺   民族生活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饮食中各自有一定的信仰和禁忌 。这方面情况很复杂,有些饮食禁忌,实际上产生于某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
 

例如各地都有一些 性能容易发生相互冲突的食物不能同时混同食用等禁忌,就来源于某些朴素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过去,对人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起过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当一 部分饮食禁忌与信仰因素互为表里,是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实际上 是原始信仰的遗留。其中也有少部分脱去迷信色彩,转化成为规范饮食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礼俗。
 

例 如在旧时代,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 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生食品尤其主食为炊则意味全年办事不顺。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 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不动刀剪之说。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而江苏南京等 地则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这天是人类的一件大事,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 。
 

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 ,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 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古代人们常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这类信仰、禁 忌观念有形无形地渗透在汉族的某些饮食习惯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残 存在饮食习俗中的一些迷信成分已经或正在被淘汰,合理和有益的经验正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而使 汉族的饮食文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