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经济   致富人物   美丽乡村   乡村基层  

坚持群众路线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坚持群众路线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建昌营镇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拆迁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    长  弓

 

2013年6月28日上午,随着一声声震彻大地的撞击声,建昌营镇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涉及拆迁的最后四户住房一个接一个轰然倒地,至此,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正式步入开工建设阶段。

建昌营镇2001年被省政府列为河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50个重点镇之一。为了落实小城镇建设规划,按迁政办[2001]17号文件《关于印发建昌营镇小城镇建设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镇区内17个村自2002年起,停止审批宅基地至今。十多年来造成群众住房高度紧张,目前镇区内急需建房户已达596户,许多群众家中子女结婚却无房居住,人居矛盾非常突出,由此也产生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隐患,解决镇区农民住房问题已迫在眉睫。为彻底解决人居矛盾,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村民向新型社区集聚,提升城镇品味,2013年,建昌营镇按照全市三大镇区组团的发展定位,正式启动实施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工程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模式,由迁安市房管中心与建昌营镇政府共同组织建设,迁安市兴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项目计划占地面积约173亩,总建筑面积达143651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000余户。其中一期占地面积91.3亩,建筑面积74675平方米;二期占地面积81.3亩,建筑面积68976平方米。该工程作为镇党委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本着惠民利民的原则,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确立了以建筑成本价(由市物价局定价)定向出售给缺房户和被征收拆迁户的思路。

2012年12月10日,建昌营镇政府委托迁安市房征办申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唐山惠泽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范围内地上附着物、构筑物等依法进行资产评估。

为了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让利于民、和谐拆迁”的目标。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党政班子联席会专题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自2012年9月开始,同市房征办班子成员九易其稿,本着充分考虑拆迁户的利益,坚持补偿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了《建昌营镇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征收补偿安置草案》。草案明确了征收补偿安置的对象、范围及原则;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式和标准;利用住宅房屋进行商业经营活动的征收补偿安置标准;非宅基地上的房屋征收补偿及标准;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搬迁补助费;征收奖励;安置楼房的分配及价款结算;增购政策等具体内容。明确了对拆迁户允许成本价购买一套楼房(建筑户型任选其一),并享受10万元的购房补贴的政策。同时,对拆迁户按5000元/米,给予购买地段返还款,对所有拆迁户房屋评估全部按照框架结构进行了评估,并全部按照商业地段商品房进行合理评估补偿。对王春明、金士民、马永飞、穆小林四户,虽然全部是农宅手续,不具备商品房手续,镇政府仍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参照商品房补偿标准进行了高价补偿。2012年12月18日,建昌营镇政府在市房征办的配合下入户对《草案》和安居工程建设征求意见,并下发《入户明白纸》,得到了大多数群众户的同意。

2013年1月14日,刚过腊八,千家万户正在准备欢度新春佳节,为了赶上时间进度,兑现让群众年内住上新房的承诺,建昌营镇党委政府在依法依规做好大量、细致、详尽的项目立项、土地预备、规划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正式启动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紧锣密鼓的着手开展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征收工作。

2013年1月15日,召开新民居建设征地及拆迁工作调度会,针对拆迁户成立了专门攻坚小组。同日,回民村、和平村、平安村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全体与会代表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征占本村土地。2013年1月16日,建昌营镇召开建昌营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与会全体人大代表一致通过建设建昌营镇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决议。建设建昌营镇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充分代表了全镇人民群众的意愿。

此次安居工程建设,共需征占回民、平安、和平3个村土地173亩,其中,土地补偿每亩4.5万元,共计7785000元,地上树木及地下管道等共计592688元。开展土地征收工作时正值寒冬腊月,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入户,并组织发动占地村的两委干部、广大党员、村民代表积极踊跃投身到这项伟大的工作中来。征收工作组的同志冒着严寒、放弃休假,大力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仅利用短短23天时间即完成全部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评估征收工作,涉及到的11户房屋户全部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

土地征收完毕后,工作随之进入拆迁步骤。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中,需要拆迁的共涉及金品壮、穆小林、金士民、马永飞、哈立娜、王立军、王友付、李成满、金品超饭店及宏源公司、太平村委会、王春明等11户。其中,金品壮、穆小林、金士民、马永飞、哈立娜、李成满、金品超饭店及宏源公司等7户属于回族同胞。

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困境,要想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开展如此浩大的工程十分困难。在拆迁户签订了补偿协议之后,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实施再部署,再动员,本着“让利于民、和谐拆迁”的根本原则,安排工作组同志入户给拆迁户做思想动员。6户群众积极配合,及时自行拆除了建筑,但有5户群众因多方原因迟迟拒绝拆除自家房屋,给拆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少数群众的不配合,建昌营镇党委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思想工作为先。一方面保持高度克制,稳定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在派出镇村原有三个工作组的同时,发动镇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前辈和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分别组成两个工作组参与到动员工作中来。同时,不断加大在镇内的宣传力度,动员涉及拆迁户的亲属,在外工作人员一起做思想工作。4月10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爱军,主抓土地、规划、安居工程等工作的副镇长周福满,建昌营镇法庭庭长王志健,纪委副书记胡佐艳及建昌营镇国土所长王起银就王春明户拆迁工作专门到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拨子乡人民政府进行了协调,三拨子乡人民政府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表示配合建昌营镇的工作,做好王春明户思想工作。拆迁工作组、回民村两委干部及退休老干部也多次入户和王春明进行谈心,希望王春明户能深明大义,配合拆迁工作。但是,王春明始终不配合工作,妄图坚持到底,阻挠安居工程顺利进行。令人欣慰的是,在不下30次的登门拜访后,回民屠宰户金品壮一家终于决定配合政府工作,并自行拆除了建筑。截至2013年5月26日,仍有四户群众拒绝配合工作。面对剩余四户群众的不配合,镇党委政府领导依然坚持组织工作组入户进行劝导,绝不放弃一丝希望。

然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再这样下去,不仅仅不能兑现政府“年内入住新房”的承诺,对镇区十年不能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的群众更是无法交代,镇党委政府已经不能一再迁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镇主要负责同志向市政府领导同志进行了情况汇报。6月27日上午10时,建昌营镇召开机关全体依法拆除工作动员大会,回民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申请法院对拒不履行协议的王春明等4户进行依法拆除。27日下午,由市政府相关主管领导组织召开了由法院、国土、规划、城管、房征办、建昌营镇等部门参加的拆迁工作协调会,决定于2013年6月28日对王春明等3户进行依法拆除。同时,安居办工作组对3户下达了《紧急通知》,要求其在6月28日上午6时前自行搬清。6月27日下午5点,镇党政班子会议安排部署拆迁相关工作,对依法拆除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的充分的评估,制定了相关预案,同时,继续安排三个工作组入户做思想工作。同日下午,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穆小林户终于决定28日前自行拆清建筑。同时,回民村委会负责为王春明户提供了临时居住场所并及时通知到户,由镇政府为其购置双人床一张。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王春明户有居住场所,回民村主任金品超从大局出发,将自己位于集贸市场院内、占地1.6亩的原派处所旧址提供给王春明户临时居住。

28日上午6点,依法拆迁前新成立的三个思想工作组继续入户进行劝导,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上午9点,依法拆除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但是计划依法拆除的第一户金士民早已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家中身着回民民族服饰,手持摄像设备,并摆放了汽油、煤气罐等,紧锁大门,工作组根本无法进驻。依法拆除领导小组临危不乱,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由回民干部市公安局副局长康永同志、建昌营镇党委、镇政府两位主要领导分赴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经过耐心劝导,金士民、马永飞两户最终被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真诚所打动,同意配合政府工作,自行拆除建筑。通过6个小时不懈的工作,下午三点,除康秀国由于妨碍执行公务被司法拘留外,其余三户全部同意配合依法拆除。至此,在依法拆迁前的最后一刻,所有拆迁户都作出了同意拆迁的决定,没有因拆迁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出现一起群众纠纷,依法拆除圆满完成。

在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建昌营镇党委政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践行了“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承诺,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来源:中华人物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