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经济   致富人物   美丽乡村   乡村基层  

袁隆平指导山西运城F型杂交小麦研发

   

    科技日报讯(记者王海滨)5月16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山西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专程考察指导该中心F型杂交小麦的研发工作。袁隆平为该中心题词:“加快杂交小麦研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与袁隆平一起来的还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创世纪转基因公司水稻首席专家邓启云博士、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研究员郑天存等。

    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杂交小麦攻关研究,中心主任冯树英研究员经过40多年自主创新,育成了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实现了三系配套,并测配出比对照增产15%以上的小麦杂交种,科技部将此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厅立项给予大力支持。

    在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F型小麦不育系繁育田和制种田里,袁隆平仔细查看小麦的麦穗、籽粒、植株、叶片等基本情况,并认真与冯树英等专家进行交流,他对蓝红中心正在进行的杂交小麦研发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果表示首肯。

    田间实地考察之后,专家组召开了F型杂交小麦座谈会,袁隆平代表专家组签署F型杂交小麦评议意见。意见认为,这项研究成果突破了世界上一直以远缘杂交培育小麦雄性不育系的传统方法,采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品种近缘杂交、自交、回交、姊妹交、测交等综合杂交方式,育成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和细胞核,且既能保持不育又能很好恢复育性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实现了三系配套,并且选育出比当地主推的常规小麦品种增产15%以上的杂交品种,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建议,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联合全国同行协作攻关,加快制种研究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试验、示范,尽快实现三系杂交小麦的产业化。

    袁隆平对进一步推进杂交小麦研发工作提出建议,他说:“比之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研发难度更大,如果能够实现亩产增加15%,假如平均亩产量400公斤,那一亩就可以增产50公斤以上,全国3亿多亩小麦田,即便推广一亿亩那产量也是不得了。”他强调,关键是杂交小麦的产业化,即大面积制种和推广播种。对此,他从技术层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来源:科技日报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