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经济   致富人物   美丽乡村   乡村基层  

尽职尽责 铺就富民之路——记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海学

   

尽职尽责  铺就富民之路
 ——记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海学

中华人物网记者  王维峰  

 

2006年,赵海学带着组织上的重托,群众的殷切希望,担起了钢屯镇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多年来,他团结带领一班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发奋工作,开拓前行,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上级交办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群众啧啧称赞。为尽早把兰家沟村落后经济扭转过来,他没有节假日、休息日,不管白天,夜晚,村民随叫随到。2007年元宵节是他上任的第一个节日,正赶上辽宁省有史以来下的最大的一场暴雪,一天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全市交通瘫痪,也把兰家沟村深深的埋在厚厚积雪里,村民已经看不清那是路,那是沟。灾情就是命令,赵海学不等不靠,在当地矿山抢先租了一台大铲车,顶着凛冽的寒风,踏在冰冷的雪地里,引领司机师傅一段一段的把村主道的积雪铲除。刺骨的冷风,冻得他没处躲没处藏,但为了百姓的安全,他始终坚持着,由此,赵书记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

兰家沟村过去是沙石路面,坑坑洼洼,泥泞难行。赵书记上任后决心为百姓修路,他多次向镇里区里交通部门申请,终于获得批准。他开始带领村民拓宽路基,拆迁障碍物,协助施工队进行水泥硬化,现在的兰家沟村路面平坦整洁,还安装了路灯。

兰家沟村地下蕴藏着钼矿,经过几十年开采,造成居民住宅墙体开裂,地面塌陷。地质部门钻探评估是0.74平方公里地面下沉,必须整体避让。区镇两级政府成立动迁指挥部,确定兰家沟村新址在仁屯。但在实施搬迁工作时却出现了问题,部分村民在补偿款问题上出现分歧,导致拆迁补偿工作停了下来。村民多次到区、市、省甚至北京上访。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赵海学,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认真仔细的宣传区动迁政策和补偿方案,组织班子成员昼夜值班,力劝群众息访,矛盾不上交。赵书记几乎走遍了村里每一家每一户,经过他们耐心细致工作,兰家沟村的动迁补助工作终于达成了协议, 2011年8月10日,农民新村建成,十一橦高标准住宅楼交付使用,村民高兴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加强供暖管理,书记躬身力行。新楼、新锅炉、新管路、新聘司炉工,在一切陌生中开始了2011年供暖工作。供暖头一天,群众就涌到了锅炉房,还惊动了镇领导,原因是一半用户暖气热,一半用户暖气不热。赵海学带领司炉维修工人查找原因,他们从锅炉房查到泵房,再到各家各户,从凌晨点炉开始,一直忙到中午,水米未进,直到把问题解决了,才坐下来吃口消停饭。就这样,从供暖那天起,赵海学多了一项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到锅炉房转转,了解锅炉运转情况,回水情况,热水流失情况,村民对采暖工作非常满意。

兰家沟村有土地1540亩,有人口1680人,居民收入主要靠到矿上打工,随着钼矿整合,许多农民无事可做。兰家沟村山多、林多适合养殖业的发展。赵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考察、走访,决定引领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在村有存栏2000只鸡以上的养殖户8户;有养猪专业户一户,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有养牛专业户4户,共计养牛100头以上;有散养鸡(林下养鸡)专业户3户。

兰家沟村还投资6万多元为村民上了一台大变压器,保证电力需求。现在的兰家沟村,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村民赵海港成了养猪示范户,繁育种猪40多头,每年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党员周明林,村民代表李树友饲养肉食鸡,每年出拦5茬,年收入在4万多元。村民周明清新建养鸡大棚三个,养肉食鸡2万多只。现在全村已形成“一屯一品”的格局,使该村成为特色养殖基地。2011年,兰家沟村被连山区委、区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赵海学以自己对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俯首耕耘,勾勒出兰家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彩画卷。

来源:中华人物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