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崇明岛 乡风更怡人
上海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古称“东海瀛洲”。这片以绿色为底色的美丽土地,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近24%,是上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位于其中的竖新镇仙桥村,就是一个被称为“桃源”的村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如今的仙桥村,土路铺上了沥青,村民用上了风能、太阳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农家乐兴起来,钱袋子鼓起来……“以前,我们出岛去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外面的人倒要跑来看我们。”村民们笑着说。
仙桥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堵长约50米,高约3米的家训墙。墙上展示的是仙桥村402户村民的家训。仙桥村先后三次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这些是从征集到的658条家训中甄选出来的。这几百条家训不仅上了村里的“家训墙”,也被各自家庭请来的村民书法家写成条幅,自豪地张贴在客厅中。
“这些家风家训短小精悍,看得见,摸得着,也让村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开启了一个村民自我教育的新模式。”仙桥村党支部书记管仕忠说,家训墙现在成了村里文明风尚的“净化器”。
“如果你问我,生态岛建设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我想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在岛上的人们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农产品,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中共崇明区委书记马乐声说。
崇明修订完善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标准,每年一轮,以生态卫生星、遵纪守法星、移风易俗星、文明风尚星、勤劳致富星共22条创建标准为导向,引导村民共育乡风文明。并将创建范围从农村户籍家庭扩展到所有居住人群包括外来人口,实现崇明全区28万户家庭创建全覆盖。
让乡贤文化根植乡土。崇明连续两年在全区开展“瀛洲好乡贤”选树活动,评选表彰80个新乡贤和“十佳好乡贤”,由区委书记为“十佳”好乡贤颁奖。崇明城桥镇桑榆志愿者宣讲团,就是一支平均年龄68岁的新乡贤队伍,多年来,他们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各村居、单位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民举措传递给群众。
宋卫娟所在的崇明横沙乡丰乐村,2014年底就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站。“垃圾分类对我们都有好处,因为生活垃圾风化处理后我们可以做肥料,还保护了环境。其实一点都不麻烦,我们有机器自动处理,拿处理后的有机肥料来养花养草。你做到了,村里还发奖金呢。”宋卫娟说。如今的丰乐村,90%的村民做到垃圾干、湿分类,村内垃圾日产日清。
丰乐村还开有“村民夜课堂”。丰乐村党支部书记顾伟达介绍,这几年,乡里的社区教育发展迅速,每年开展巡回宣讲活动。但村民白天忙于生产、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学习。乡里就利用傍晚休息时间开设“村民夜课堂”,组织全体村民开展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活动,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
在美丽的崇明三岛,已连续14年举办国际自行车赛,2016年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已成为体育运动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全民狂欢。自行车绿道、百姓健身步道、健身苑点随处可见,路跑、骑行、足球、网球、垂钓、皮划艇等比赛火热开展,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人民日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