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年 养老资讯   休闲养老   健康老人   孝行天下  

自办“农耕文化长廊”的老人

   

  最近一段时间,在河南省卫辉市,每逢节假日就有不少市民携儿带女来到紧邻两河(指卫河和赵定河)的双河街观光。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路旁一字排开的石磨、石碾、碌碡等几百件石器组成的“农耕文化长廊”。面对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64岁的退休工人刘如来回走着,不厌其烦地给人们讲述这些石器的来历和用途。

  无意插柳柳成荫

  刘如告诉笔者,这是他和邻居们几年辛劳的成果。“说起与这些石器结缘还是在前年。”一天,刘如到门前的河床里捡被大水冲下来的奇石,正看到推土机推着一个石磨盘往路沟里填。当时他觉得可惜,就用板车拉回来,摆在门前的核桃树下,再配上几个石凳,邻居们围在一起喝茶聊天,感觉就像回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农耕时代。

  刘如介绍说:“虽说现在农业机械化了,这些原始的石头农具失去了作用,但毕竟浸透着历代先贤的心血。咱要是不保护好,就对不起祖先。”从那时起,他就立下心愿:要把这些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活化石收集抢救回来。

  从此,刘如一有时间就骑着车子到农村去转,遇上修路挖渠被掩埋的石器就赶快挖掘。久而久之,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公路局、水利局、建设局等单位也支持他,一旦在施工时发现东西就给他打电话。他就像接到了紧急命令,不管正在吃饭还是睡觉,立马出发。不少人见他到处转悠,把他当做文物贩子;也有人说,老刘想靠这个发财。对此,刘如说:“其实咱是光收不藏,光收不卖。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些浸透着历代先贤心血的老物件,也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众人拾柴火焰高

  “弄这些是力气活,一个碾盘将近一吨重,一个碾子少说也有八百斤。”刘如说,最初他花钱雇人往家拉,可动辄几百元的费用让靠退休金生活的他每每捉襟见肘。后来他干脆开上自家的汽车,拉上倒链、三角架自己动手往回拉。“现在好了,邻居们都支持,只要是出去拉东西,招呼一声,大家都会热心帮忙。”

  随着拉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刘如开始琢磨怎样摆放才能让这些物件更好地起到展示作用。他根据石器的用途进行分类,比如石磨有大有小,既有磨豆子的手拐磨、磨香油的小型磨,也有磨粮食的大型磨等。然后将同类的归置在一起,把石磨扇一组组地立起来,便于展示石磨槽沟的细部特征;石磙三三两两地摞起来,再赋予它们一定的文化内涵:像什么五谷丰登、粗粮细磨、槽头兴旺、打麦磨面、好事多磨、汲水浇园之类。别看刘如只有初中文化,可为了给这些老物件赋予新内涵,他没少动脑筋。“一是要具有农耕时代特征,二是要能说明此物的用途。”经过大家认可后,刘如就用红漆一笔一画描写在这些石器上。

  刘如还利用自己掌握的机加工手艺,给石碾按上铁架,把死物件变成了活物。“不少人来这里体验推碾子的滋味。当听说过去吃的米面就是这样一步步推出来的,无不咋舌感叹:真得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刘如说。

  既然有意义,就坚持下去

  如今,刘如的小院已经成了一个原始农具展览馆:粉碎土块的耙、松土保墒的耱、压土平地的碌碡、播种的耧车、喂牲口的石槽、臎米用的兑凹、武举人练武的制石,甚至还有过去大户人家用的石头洗澡盆。刘如指着墙上挂的犁、耧、锄、耙,以及牛笼头、驴夹板、马嚼子说:“这些东西中有许多乡下人都认不全,更别说城里人和孩子们了,现在大家在我这里,可以多认识认识这些将要失传灭绝的老物件。”

  为了营造心中的“乡愁”,刘如还在小院里栽上桃树、杏树、梨树、无花果、葡萄树,又自己修了座小石拱桥。望着小桥下水池里畅游着的红鳞金鱼,他越发留恋乡村那种宁静恬淡的生活。街坊邻里们也爱聚在他院门外的核桃树下,围着“碾盘桌”喝茶聊天,尽情享受“绿树村边合,把酒话桑麻”的田园风光情趣。

  很多人不明白刘如每天辛辛苦苦地弄这些为了什么,他憨厚地笑笑说:“咱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想着别让流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失传在咱这一代手里。而且既然大家都愿意来参观,觉得有意义,我就会坚持下去,自愿当一个农耕文化传承者。”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