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创新人物   科技人物   创意发明   科技资讯   科技前沿  

火星或曾发生海啸

   

新证据显示火星可能曾发生海啸。图片来源:Alexis Rodriguez

大约34亿年前,巨大的流星曾猛烈撞击覆盖着火星北半球的冰冷海洋。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一碰撞激起的巨浪淹没了海岸线周围的陆地。

以行星灾难的规模来看,这样的海啸使得地球上发生的海啸相形见绌。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行星科学研究所火星研究人员Alexis Rodriguez表示:“想象一下高达120米的海浪向你迎面扑来的场景。”他说:“那将是非常壮观的。”

Rodriguez与他的同事绘制了两次这样的海啸的遗迹。他们在《科学报告》上描述了这一发现。

来自美国、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利用卫星等观测手段,对火星北部平原上一些地区的地貌特征和热成像图像进行了分析。

研究人员最终发现了大量沉积物,这很可能是古代发生的两次大型海啸留下的痕迹,这两次海啸引发的到岸波浪高度最高可能达到120米,波浪往内陆地区一直推进了数百公里。

如果这一观点经得起进一步考证,则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关于火星是否曾拥有一个古老北部海洋的争论。

作为证据,一些科学家指出,他们称之为海岸线的遗迹,就像一个浴缸中的水在耗尽后留下的环形痕迹一样。但是所谓的海岸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随处可见。

Rodriguez说,每隔300万年左右发生的大海啸会抹去一部分海岸线。

研究人员之前提出火星曾发生过海啸。一项2010年的研究通过计算认为,高能海浪应该在所谓的火星海岸线上留下痕迹。而一篇2014年的论文则推测了这样的海浪在移动过程中有多快及多高——其从撞击点向外扩散的速度可达每秒钟20米,并且在到达海岸时高度可能为120米。

在2011年访问日本东海岸后(由一场9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刚刚袭击了该地区),Rodriguez开始思考火星海啸。他的研究团队包括一些顶级的火星地质专家。

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火星上被称为阿拉伯高地的一处高地。利用环绕火星运行的几架探测器进行的成像研究,Rodriguez的团队确定了两个特殊的地质结构,它们很可能是在两次不同的海啸期间形成的。

研究人员指出,这两次海啸或许是由陨石撞击所引起,从陨石坑的规模和年份来推算,前后两次海啸间隔了数百万年。这个时期距今大约34亿年,那时的火星被认为更加潮湿和温暖。

此前就有人提出,34亿年前有巨大的洪水在火星北部形成了一个海洋。然而,由于火星表面上缺乏明确的海岸线特征,难以验证这一假说。

新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解释,如果火星曾发生海啸,那么海啸过程中会带来大量沉积物,随着海啸次数增多会逐渐把本来明显的海岸线掩盖。

Rodriguez说,这项研究能为火星海洋假说找到一些新证据,因为只有曾经存在过海洋,才可能发生海啸。

最早提出火星北部海洋假设的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喷气推进实验室行星科学家Timothy Parker认为,这项新研究与之前关于相关火星特征如何形成的想法相一致。他说:“虽然在我的研究中并没有专门讨论过海啸,但隐含的规模却是一定的。”

Rodriguez现在正在火星的其他地方寻找古代海啸的痕迹,以及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这一地质过程的类似的地球构造。(赵熙熙)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