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创新人物   科技人物   创意发明   科技资讯   科技前沿  

胡嘉仲:“苹果”是怎样长成的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胡嘉仲的成长启示

 

图为胡嘉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高一时,胡嘉仲就立志要做“中国的牛顿”。


    7年后,他成为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排名第一的获奖学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新生。


    清华4年给了胡嘉仲充足的养分。大一下学期他加入物理系长江学者王向斌的研究组,本科期间发表5篇SCI论文,其中4篇是第一作者,3篇刊登在物理学主流杂志《物理评论A》上。


    同学叹服地说,他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已经达到博士毕业水平。


    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人,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访问学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之星”计划入选者……胡嘉仲在学术道路上一步步扎实向前,直到迈进麻省理工学院的大门。


    当年那句听起来有点年少轻狂的话,渐渐开始生根、发芽。


    牛顿故乡伍尔斯索普庄园那棵曾经深刻影响物理学史的苹果树,如今已经成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剑桥和麻省理工的校园里都飘拂着移植于它的枝条。如果把物理少年胡嘉仲也比做这树上的一只果,追寻他的成长足迹,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仅具有天赋而且率先启动


    胡嘉仲的父母都是工程师,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打下了扎实的理科基础。中学时代他有自己的小发明,还曾摘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并被保送进入清华物理系。


    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个起点。“中国不缺拿奥赛金牌的选手,缺的是真正具有创新研究精神的物理人才。”胡嘉仲一直把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立志投身基础物理研究。高考一结束,他就开始找专业书籍看,大一一年就修完了一般要花两年时间学习的四大力学课程。


    有了普通物理的基础,胡嘉仲急迫地想要尽快开始了解并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性过程。于是,他“盯”上了《普通物理(3)》的任课教师、长江学者王向斌。


    很快,王向斌收到了胡嘉仲申请加入研究组的邮件。但他并没有贸然同意,而是把这个决定留到了期末考试后———一是担心大一学生的基础并不牢固,二是不想因此影响评分的客观性。


    结果,胡嘉仲在这场难度很大的考试里超越众多师兄师姐,拿到唯一一个满分,顺利成为研究组里唯一的一位低年级本科生。


    初次尝试写学术论文时,胡嘉仲深刻体会到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最终发表过程的不易。那时,他常常需要熬夜修改论文,每天晚上都要大声朗读论文,反复核对,从初稿到定稿经过数十遍的修改。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胡嘉仲作为第一作者的首篇论文被 SCI收录的国际期刊《欧洲物理杂志D》发表,此时他还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


    第一篇论文的发表,进一步激发了胡嘉仲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他边研边学,从大二开始选修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和学位课,大三就提前完成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的专业课程,还尽可能自学和旁听相关专业一些比较高深的课程、讲座。


    每一步,他都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当同学们开始逐步深入普通物理的学习时,他从课堂走进了实验室;当同学们完成普物课程、逐步参与科学研究时,他开展的关于量子密码学和高斯态纠缠演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他不是超人  执著、主动、高效是法宝


    谈起胡嘉仲,好几位熟悉他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学习主动性特别强。


    原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是胡嘉仲《固体物理》课程的任课教师,但他真正了解胡嘉仲,是通过“教授值班”这个渠道。教授值班是物理系一项实行多年的制度,每天下午都会安排一位教授在办公室为学生答疑解惑。胡嘉仲抓住机会曾多次向朱邦芬求教,还经常发电子邮件约谈。在胡嘉仲对研究前景和前途选择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朱邦芬给予他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后来,朱邦芬不仅给胡嘉仲提出了到麻省理工学院跟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进行冷原子物理实验研究、继续深造的建议,还亲自为他撰写推荐信。在推荐信中,朱邦芬强调,胡嘉仲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立志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决心。


    正如导师王向斌认为的那样,“胡嘉仲是那种‘铁杆的’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非常执著地要在物理学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作出创新性发现。”因此,他目标明确,从不浪费时间。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他总是立刻动手,很快反馈结果,绝不拖拉。他把自己的名字和清华校训结合起来,立下了“苍天行健,阿仲不息”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接受挑战,开拓未知的领域。面对科研过程中每每遭遇的失败和挫折,胡嘉仲十分坦然:“做科研就是要寻找困难并战胜困难,若是没有困难,科研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胡嘉仲并不是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那样的“物理怪才”,他很希望能扩展自己的生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曾担任物理系团委负责志愿工作的副书记,是人人网上主页访问量近10万的 “人气之星”,喜欢动漫,热衷收集地图和变形金刚模型。大学期间他还获得清华学生跳水比赛初级裁判员资格和跳水比赛执法权,曾两次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


    很多人无法想象他是如何把这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胡嘉仲的解释很简单:“工作尽快做,今日事今日了。”每做一件事,他都会集中全部精力,力争尽好、尽快完成。这个知易行难的道理被他日复一日坚持下来,就成了攻克一道道难关的法宝。


    他不是个案 沃土上成长


    一颗果实的成熟,需要阳光照耀、雨露滋润,需要扎根在丰饶的土壤上。大学四年,胡嘉仲在探索未知的海洋里一路畅游,为他“保驾护航”的是清华物理系因材施教的培养体系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物理系有一门很有特色的课:专题研究课。具备普通物理和量子力学基础的本科生可以在全系、全校甚至全国范围内双向选择合适的导师,进行科研探索。他们一般从大三开始,在科研过程中完成这门9学分的课程乃至后续的毕业论文。是否能做出成果并不是衡量的标准,课程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在研究问题中学习的 “渗透式学习”的方法,二是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三是在科研过程中体会探求未知的乐趣。胡嘉仲就是在大一时提前利用这门课程,登上了科学研究的航船。


    物理系的老师包括“大牌教授”们,都向本科生敞开了实验室的大门。作为长江学者,王向斌对胡嘉仲的培养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入门时,交给他具体的题目,进行具体指导;然后慢慢放开,比如给他一篇论文去研读,看看能否取得效率更高、更好的结果;再后来,放手让他阅读导师还没有看过的论文,再一起进行讨论。就这样,胡嘉仲逐渐开始知道如何自己去 “觅食”,科研视野越来越开阔清晰。


    物理系党委副书记张卫华认为,要想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需要打造一种环境,使得本科生能够有条件寻求到任何所需的开放资源和充分指导,逐渐走向科学前沿。


    多年来,以朱邦芬为代表的物理系老师们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的改革和突破。朱邦芬说,从基科班到 “学堂班”,物理系试图探索出一条因材施教的新路,那就是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中,让学生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材施教不是给学生‘加码’,而是减负,在给大多数学生提供规范教学的同时,给予一小部分最优秀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逐步培养其科研创新所必备的主动探索能力。建设好一个良好的环境,像胡嘉仲这样的学习主动性强的优秀学生,就有可能源源不断地涌现。


    在良好的环境中,学术氛围的形成至关重要。多年前,物理系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党员在宿舍中挑起学术话题、引发学术讨论。学生们渐渐自发集结起来,同修一门课,共读一本书,组建学习兴趣小组、举办学术沙龙和讨论会。宿舍、教室或是夏天理科楼前红砖碧草的广场,都留下了他们伏案攻读的身影、坐而论道的话音。胡嘉仲就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曾多次成功组织学术沙龙,并担任2008级清华学堂物理班的 “小小学术辅导员”。


    事实上,受益于这一培养机制,近年来清华物理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受到国内外许多物理学家的称赞。一批很有潜质的学生已经脱颖而出,并涌现出多位学术新星,他们在物理、数学、天文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和发展势头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2002年以后毕业的本科生已有20余位在国内外一流大学任教,其中还包括几位清华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如祁晓亮、刘朝星、陈汐等分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虽然物理系不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刻意追求发表论文专利,但本科学生像胡嘉仲那样在物理学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仍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多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物理评论快报》和《纳米快报》等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论文。


    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在一个好的体制下,有天赋、热爱科学的青少年中必将出现中国的牛顿、中国的爱因斯坦,衷心希望胡嘉仲的梦想早日成真。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