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创新人物   科技人物   创意发明   科技资讯   科技前沿  

让技能人才有机遇有待遇

   

  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智造大国,不仅需要科研骨干,也离不开大批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的技术人才。但目前技术工人在我国并没有完全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无论是职称晋升还是生活待遇,与科研人员差距较大。中国电科则把技术工人当成“香饽饽”,想方设法提升他们的上升空间。

  

  黑色冷却液不断喷流而出,刀具高速旋转,金属毛坯慢慢成形。22岁的陈维乐一会儿隔着数控机床的透明“推拉窗”凝神观察,一会儿又在机床旁边的电脑前坐下,琢磨下一段数控程序如何编写。

  一台数控机床,一台电脑,一张图纸,在合肥工业大学操作车间里,4天内,包括陈维乐在内的75名选手,角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科)首届“卓越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取得决赛前10名的选手一律授予“中国电科技术能手”称号,并且将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者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为何如此重视并举办全系统大规模职业技能竞赛?为何破格力度如此之大?

  “没有一流的技能人才队伍,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中国电科党组书记樊友山说,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能提升专业技能,也能激发创业激情。

  技能突出,破格晋升,技能工人向上的路很通畅

  不久前,根据中国电科工会的抽样调查显示,11万余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38.7%,普通工就有1.8万人,高技能人才中,技师1164人,而高级技师则只有91人。

  中国电科是军工电子“国家队”,在全国各地有40多家科研院所和多个高科技公司,一度沿袭传统的用人机制——年轻的操作工人往往需要20年才能有机会成为技师,再经过3年才有资格申报高级技师。

  “工人的考评和晋升不像工程师系列那样规范有序、按部就班,对于工人来说,缺乏公平的竞争机会。”中国电科机械加工工种带头人、钳工技师何川陵先后拿过“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等众多荣誉,1995年他符合了高级工的晋级资格,但是那一年,省人事厅没有组织相应的考试,于是他一等就是4年,直到1999年才圆了高级工的梦。

  参加这次技能大赛,在中国电科工作的陈维乐已经是中国电科最年轻的技师,但他还想往更高的目标迈一步。这次首届“卓越杯”职业技能大赛,分量很重,奖励很高。

  第一名的选手将由集团公司推荐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前3名的选手将由集团公司推荐申报“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取得决赛前10名的选手将由集团公司授予“中国电科技术能手”称号,并且将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者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在中国电科自己组织比赛前,也一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技能大赛,10年间共有23个成员单位的200余名职工,参加全国大赛17次、省部级大赛44次,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破格晋升的不在少数。尤其是为了让年轻技术工人迅速成长,中国电科用大项目、大活动“压担子”、出人才。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津贴,分别和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待遇相同

  在中国电科位于安徽合肥的某加工车间里,记者遇到了张宁健,老张是一位真正的技能“大师”。最初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因为技能突出,由高级工直接晋升为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在单位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宁健技能大师工作室”,又在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张宁健的大师工作室里,现在聚拢了一批技能突出的年轻技师,平时都在自己的岗位干活,有了需要解决的“疑难杂症”,都会由张宁健带头一起讨论点子。

  张宁健告诉记者,以前,对技术工人,社会普遍不像对科研人员那样重视和尊重。除了像自己这样“国家级”的技工,多数一线技术工人和技术能手,收入待遇普遍较低。“其实,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不仅需要科研骨干,同时需要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的技能人才。”

  在中国电科,针对高技能人才的选、用、育、留,目前建立了一套自己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人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在人才选拔上,突破条条框框,不惟学历,不惟资历,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或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给予每月200—600元不等的职称津贴,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津贴分别和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待遇相同。这极大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成效。

  2009年,张宁健参加了职工合作建房。技术工人享受与工程师系列同级相同的分房资格,工人们与工程师一样,也能住上120平方米的新房。

  樊友山介绍说,中国电科即将在各成员单位试点并实施的《集团公司高级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要进一步解决这样的问题,更好地调动广大技能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也是军工行业内首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集中致力于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政策。

  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让创新融入技工的血液

  2010年,中国电科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主人叫刘零军。那时,50岁的刘零军已经是首席技能大师。

  工作室成立,不仅成为刘零军继续自己创新梦想的舞台,也成为中国电科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别的班组长一样,刘零军带过不少徒弟,但他对培养人才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他看来,师徒关系可以根据产品来确定而非根据人来确定,在一个产品或项目周期内,师傅教授徒弟技能,徒弟向师傅学习,当产品完成或项目结束后,师徒关系便可结束,并随即开始从事难度更高的产品或项目,向新的师傅学习和讨教。

  “这种培养机制,年轻人可以逐步接收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刘零军认为,年轻人将技术革新演变为一种习惯,融入自己的血液,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通过优化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刘零军工作室2012年创造直接经济价值高达430万元,每年完成的技术革新占所在厂的技术革新的2/3。

  同时,作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刘零军工作室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技术发展。自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有800多人次在他的带领下参加了各种地方专业培训,先后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多能工22人,初级工22名、中级工20名、高级工10名、技师2名、高级技师1名。

  “下一步我准备进一步完善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建立工作室培训和交流平台,为国家培养一流的高级技能人才。” 

  刘零军说,他计划让工作室的技师们开展一些前沿性的工艺试验,更好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并把他们培养成能说、能写、能干的高技能人才。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3日 20 版)
 
来源:人民日报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