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讯息   时尚妆点   时尚设计   生活百科   房产风水  

北京:啃下“学区房”这块硬骨头

   

连日来,面对“汹涌”的学区房涨价的趋势,北京市教委接连发声:完善入学政策,在热点区域试行多校划片,降低学区房的择校功能;明确规定“过道学区房”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3月25日深夜,北京市教委再次紧急发布,2017年将启动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校,6个城区新增25所优质校,帮扶15所郊区校。政策指向是:不用择校也不用托关系,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我们知道,遏制学区房过热,通过各种限制措施固然重要,但整合教育资源,盘活存量,全方位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降低择校需求,才是遏制学区房乱象的治本之道,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大招一:继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 两年内新增优质校25所

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统筹力度,重点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布局,力争两三年内,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6个城区将启动加大对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同时,2017年,城6区还将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起,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外,本市所有中小学校未经北京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办学,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大招二:横向联手发展 大幅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总量

在北京市级统筹推动下,各区立足本区域功能定位,因地制宜,以扩大和重组优质教育资源为突破,推出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育新地图”。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在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的方式上,两区主要选择了内部盘活优化结构,扩大优质资源覆盖,破解择校难题。东城区在原有八大学区基础上,实施六大路径融通“学有优教”,包括深度联盟制、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托管制、小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跨学校、通学段,推进全面优质品牌化。同时在深度联盟校中,创建“大校年级组制”:将一所优质校与一所薄弱校联盟结对,实现软硬件优质资源“大通道”;同时力推“初中双优建设工程”,即:优质初中(示范高中的初中部)扩大招生比例,带动辐射周边普通初中校,通过实施深度联盟一体化管理提升普通初中校办学品质;优先发展初中(“老二类”初中)实施精品特色战略,通过控制办学规模、实施小班化教育,优质高中指标到校等措施,快速实现全面优质品牌化。

西城区推出了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的11个学区,有序扩大教育集团规模。通过新增和调整,使教育集团总数达到17个。将长安小学、天宁寺小学等19所普通小学,并入实验二小、北京小学等11所名校,通过集团化办学的辐射效应,大幅提升优质学位供给,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担负着拓展外向经济服务、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区域功能,对优质教育布局的需求迫切。据了解,朝阳区根据10大功能区定位优质教育分布,其中CBD功能区所布设的优质校达近40所。丰台、石景山与西城、海淀相邻,着力在结合带上布点留生源,把好学校办到学生家门口。海淀区提出,中部、南部地区是优质学位增量供给的重点。

大招三:纵向连贯学段衔接 九年一贯成趋势

北京市各区域在纵向上打通学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连贯布局,包括建设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推进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改革。小学毕业后直升本校初中,不仅省去了家长们“小升初”选校派位的麻烦,而且由于学校在管理上、文化上的一脉相承,有利于学生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专家分析说,学校接手小学后,能较好地依托中学原有优质资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小学部教师的教科研培训,推进中小衔接的改革。这一改革普遍受到家长们的关注,有不少家长把孩子转回片区入学,并入优质中学的小学也成为入学阶段学生及家长们的选择之一。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的新模式,从近期看,是为家长提供了中小衔接的“快车道”,丰富了入学选择,引导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从长期看,将会发挥优质学校文化引领作用,激活普通初中办学的内在活力,提速普通校成长为新优质校的进程,最终受益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

大招四:让家长提前吃“定心丸” 优质高中校额到校

专家表示,让更多孩子跳出房子所在的某一个地区、某一所学校,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探究的能力、理性的思维和独立自信的品格,需要在教育供给侧发力改革。“这样的改革绝非扩大学区划分、增设优质学校学位那么简单,还需要辅之以课程设置、考试模式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变化。”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据了解,2014年以来,北京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招生入学工作中,重点是规范义务教育入学和统筹优质高中资源。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入学始终坚持免试就近原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满足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但由于历史原因,校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北京市教委从2016年起特别加大了优质高中的统筹力度,扩大优质高中的招生规模,精准投向一般初中校,提前让学生及家长知晓2019年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招生计划,让每一名就近入学的孩子都能平等享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

据多次建模测算,以2016年初一入学新生数据为基数,精准安排2019年每所一般公办初中校额到校计划,预计到2019年,全市91所优质高中将安排18325个招生计划用于校额到校工作。届时,全市411所一般公办初中的3万余名学生(占具有升学资格学生50%以上)将通过校内选拔方式享受校额到校政策。

为了兑现三年后的承诺,让学生及家长提前吃上“定心丸”,从2016年起,北京市将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招生计划打印在一般公办初中的新生入学通知书上。

大招五:多部门支持中小学建设 普通校也有大礼包

北京市通过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这四个杠杆撬动优质教育流动,使优质教育既有实质性增量,也有流动性均衡。

截至目前,26所在京高校与海淀、朝阳、丰台、昌平、石景山、通州、房山、顺义8个区教委签署合作协议,对口支持56所中小学建设,已经有8万名中小学生和6000余名教师在项目中受益。高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丰富课程、培训教师和开放大学校园上。

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也是北京市“扩优项目”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教科研人员在中小学兼课、做示范课和研究课、组织教师培训、加强骨干培养、健全研修制度、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等。三年来,项目单位从第一批城六区9个教科研机构拓展到覆盖全市各区的21个教科研部门、41所学校。目前,市级教科研部门派出优秀教师122名,完成专题培训和学科课程共计2000多课时,区级教科研部门派出238名优秀教研员,完成学科课时15000多节。

从2014年起,北京市教委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新东方、好未来、学大等13家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到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大兴、平谷10个区的101所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改革中。机构共派出教师600余人进入学校,产生约18万课时,覆盖学生约4万人。旨在让家长不用额外“投资”,孩子就能享受到校内和校外的“交叉”教学。

如果把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比作“峰”,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比作“谷”,那么从最近两年的时间维度观察北京市的教育资源分布,就会发现,一系列政策的接连出台,正力求用兜“底线”、补“短板”、填“洼地”的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点评:

怎么看愈演愈烈的学区房现象?客观说,这是改革过程出现的新烦恼乃至阵痛。平心而论,教育资源均衡化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急不得”;而对许多家长而言,孩子上学需求往往又很迫切,“等不得”。由于这样一个矛盾的客观存在,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如何让制度设计更为科学、配套措施更为完善,让改革步子走得又好又快,是缓解社会焦虑的关键所在。

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在谈到学区房降温问题时,一段话耐人寻味:从一个角度来看,学区房也是折射改革进程的晴雨表。只有让改革政策落地见效,敢于触及并啃下关系教育公平的硬骨头,才能真正让学区房降温,让天下父母舒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赵婀娜)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