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人物 政坛名流   基层人物   风云人物   感动人物  

藏家收藏87件相关古地图 证实钓鱼岛属于中国

   

  被誉为“世界古地图第一人”的谭兆璋教授带来了6件跟钓鱼岛相关的古地图,时间跨度从1700年至1900年。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摄

  (记者 熊佳焰 通讯员 唐智军) 昨日上午,由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主办的民间纯公益性的“中华情聚钓鱼屿 古图史记铭千秋——世界古地图大王谭兆璋教授珍藏巡展”,在广州TIT创意园述古堂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被誉为“世界古地图第一人”的谭兆璋教授带来了6件跟钓鱼岛屿相关的古地图,时间跨度从1700年至1900年。这些来自英、法、美等国的地图显示,“钓鱼岛”在部分古地图上采用了闽南话拼音,并有航线让中国渔民从台湾基隆往返于钓鱼岛地区进行日常捕鱼。这一历史证据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钓鱼岛,钓鱼岛屿属中国,比日本声称由琉球人古贺辰四郎于1884年发现钓鱼岛早了近一个世纪。

  证据1

  欧洲古地图上

  钓鱼岛用闽南语发音

  本次展览展出了有“世界古地图大王”之称的谭兆璋教授精心甄选的其收藏的近三十幅载有钓鱼岛字眼的国际古代地图以及珍贵的历史图片,其中古地图6件,时间跨度从1700年至1900年,包括来自英、法、美等国家的文献图和测绘的国际航海地图。古地图中,其中一幅1752年由法国传教士利用当时最精密的测绘方法绘制的重要的古航海地图,图上绘有“钓鱼岛”,译音是闽南话经常用到的发音;一幅1794年的英国航海图,图上的“钓鱼台”译音,也用闽南话拼音。

  谭教授表示,这些古地图都采用了中国闽南语经常用到的发音(如Tia Yu Su、Hao Yu Su等),这些地图同时印有钓鱼列屿相关的其他岛屿包括:彭佳屿、花瓶屿、黄尾屿及赤尾屿直到琉球国之姑米岛,“这些欧洲古地图齐齐证明了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中华儿女保土有责,古图是历史遗物,是如山的铁证。”

  证据2

  中国渔民沿航线

  从台湾去钓鱼岛捕鱼

  记者注意到,另一幅1752年的英国航海图更清楚列明,由台湾基隆镇前往“琉球那霸港”的航线,其中,“钓鱼台”属于航行的标志岛,由此可知“钓鱼台”在外国人眼中属于中国大陆的部分;还有一幅1785年来自法国的航海图记载,此时在台湾基隆至钓鱼岛已经出现了航线,供渔民往返于钓鱼岛地区进行日常捕鱼活动,以维持生计,且标注显示,此时的钓鱼岛已经成为了国际航标岛。

  这些证据不仅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钓鱼岛,此时的钓鱼岛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且更确定了它的重要地理战略价值,比日本声称由琉球人古贺辰四郎于1884年发现钓鱼岛早了近一个世纪。

  “按照1982年的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谁先发现海洋岛屿,就享有对岛屿的命名权、主权以及使用权,因此,从欧洲人编制的古代历史地图来看,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享有命名权、主权以及使用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谭兆璋表示,之所以说钓鱼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就是铁证如山的证据!”

  证据3

  英法版中华帝国版图

  明确纳入钓鱼岛

  展览中有张1875年的法国版中华大帝国版图。

  据悉,光绪元年即1875年清末最弱势之时,西方商旅及军人已大量来华分配中国推出的大量利益,多个活跃国都纷纷出版及配备给自己的船队高精铜版雕地图,其中法国人尤其得到中国帝皇重视,自清康熙1662年~1723年,清朝曾邀请过法国传教士来华协助制作首套大规模的中国地图,其中极其精详地显示出琉球诸岛特别是钓鱼列屿各岛屿之精确位置。清朝乾隆末期英国出版的中华帝国地图显示,最突出的就是详细列出了台湾与钓鱼列屿。

  展览小贴士

  展出时间:

  9月18日~9月23日,9:00~18:00

  展出地点:

  新港西路397号广州TIT创意园述古堂美术馆

1
2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