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收藏87件相关古地图 证实钓鱼岛属于中国
人物简介
谭兆璋
现任香港马可波罗地图馆馆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高级顾问,中国地图出版社顾问,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因收藏二十多万幅古地图被誉为“世界古地图第一人”,20多年来,谭兆璋一直从事古地图的收藏和研究,藏图种类有上千种,而且大多数都是原件。此前谭兆璋曾多次在香港、澳门等地展示过上百幅来自英、法、德、日的18世纪国际航海图,证明中国是最早发现钓鱼岛列屿的国家,享有对钓鱼岛列屿的命名权、主权以及使用权,否定日本政府坚称钓鱼岛列屿是由琉球人古贺辰四郎私人发现并开发的荒谬说法。
20多年跑遍千余城市
“寻宝”古地图
据悉,曾任花旗银行中国区副总裁、长期收藏古地图的谭兆璋,从第一幅有关孙中山事业建设规划的古地图开始,收藏古地图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收藏了超过二十万张世界古代地图,这些历史的古物却为当下的主权争议提供了证据。现在,身为地图收藏家的谭兆璋让古地图开始“说话”了。
谭兆璋对地图的浓厚兴趣,与本身工作也有密切关系。“大约二十五年前,当时担任花旗银行的软件编写工作,经常要到世界各地分行进行交流,去了1000多个城市,所谓人生路不熟,到哪里手中都要有张地图,再加上从小对旅行、历史和地理很感兴趣,故开始慢慢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地图。第一件藏品也是因为工作关系,要到纽约市北部的一个小镇HUNTINGTON工作,当时正研究把当地银行的自动提款机系统引入香港。当我离开小镇前一天,镇上一位好朋友McDonnald先生送我一张该镇的十九世纪的古地图作为纪念。这变成我第一张古地图的来历!”后来,谭兆璋在自己跑过的1000多个城市里,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古地图,以香港老地图为例,谭先生粗略估计其收藏多达三千多件,从维多利亚港地图到日本占领时的地图应有尽有,购入价每张由几百元至几万元都有。谭先生目前拥有最喜爱且珍贵的中国地图,是康熙年间的中国黄河古地图,全长共六十多尺,当年花了十多万港元方才购得这一张心头好。
对话“世界古地图第一人”
共藏钓鱼岛
相关古地图87件
记者:谭教授,请问您一共收藏了多少件有关钓鱼岛的古地图?
谭兆璋:确切地说地图是87件,但加上相关图像、资料等共有3000多件。
记者:为何此次仅展出不到10件?
谭兆璋:主要是时间紧迫和场地有限,主办方花了5天就把该展览办起来了,他们过香港来找我,希望能在广州办一次巡展,通过古地图来告知大众钓鱼岛屿是中国领土。
下一步将赴京沪巡展
记者:下一步除了广州,还会去其他城市进行展览吗?
谭兆璋:现在主办方计划除了广州,下一步打算去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巡展,古地图是历史遗物,我非常愿意将自己珍藏的有关钓鱼岛地图资料展览出来,让更多人知道钓鱼岛的历史归属。我参加过香港1996年的抗议“保钓”人士第一次登钓鱼岛被逮捕示威游行,也是唯一一次,我相信我能做的不仅仅是示威游行,而是有更重要的使命。
古地图是
珍贵历史资料
记者:为何会花一生时间去收藏这些古地图?
谭兆璋:研究古地图是一种乐趣,地图包含了绘制者当时所处的国家历史及文化背景等信息,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资料。
16世纪外国人已开始绘制详细的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图。我国当然也有制作地图,然而外国人制图的高度精密技术和严谨性反映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从当时的地图可见他们的水平远远超过了东方人,从这些差异也可以窥探到中西方发展的重大差异。
来源:信息时报